从仔猪到肥猪怎样防疫 仔猪到育肥猪饲养管理

  • 作者:牧猪专家
  • 发布时间:2024-11-14
  • 阅读:320
  • 来源:https://www.chazhujia.com/

一、疫苗接种

  1. 仔猪阶段
  2. 出生初期
  3. 仔猪出生后可进行一些必要的早期免疫。例如3天补铁、5天补硒、7天支原体免疫等操作,以增强仔猪的体质和预防相关疾病4。
  4. 对于经免疫的母猪所产仔猪,1月龄内感染发病较少,但1月龄后易感性增加,所以1月龄左右可能需要开始进行疫苗接种。例如猪瘟疫苗,一般在25 - 30日龄、55 - 60日龄各免疫1次;如果是超前免疫则使用1头份细胞苗,其他免疫用4头份细胞苗或2头份乳兔组织苗,或1头份脾淋苗7。
  5. 断奶及后续时期
  6. 仔猪在断奶(一般40天左右)进行一次免疫,65日龄后进行二次免疫,可注射猪瘟、仔猪副伤寒、口蹄疫等疫苗。换料时肌肉注射蓝耳病疫苗,同时要注意去除仔猪体内外各种寄生虫4。
  7. 外购仔猪购入时应立即注射猪瘟疫苗,每头仔猪注射6 - 8头份,同时注射德力先1 - 3ml,也可根据季节和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疫苗过敏的仔猪可注射2ml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缓解2。
  8. 肥猪阶段
  9. 肥育猪应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如猪瘟,蓝耳,口蹄疫,伪狂,副猪等疫苗的接种。伤寒、猪瘟、丹肺二联、伪狂、蓝耳、副猪、口蹄疫等疫苗也可按程序进行免疫,定制适合的免疫程序是关键。 育肥猪期最好接种二免疫苗,如猪瘟,口蹄疫,喘气病疫苗等3。

二、饲养管理

  1. 饲料营养
  2.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证仔猪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这对从仔猪到肥猪整个过程都非常重要,能增强猪只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1。
  3. 饲养密度与环境条件
  4. 合理的饲养密度和合适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可以减少仔猪间的互相传染和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同样适用于肥猪饲养阶段。例如猪舍要保证冬暖夏凉,做好通风等环境控制措施。
  5. 相邻的猪舍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以利于通风和防范猪群间传播疫病,这在猪场布局和建设时就需要考虑到,无论是仔猪舍还是肥猪舍8。

三、疫病防控的其他措施

  1. 圈舍清洁消毒
  2. 仔猪圈舍应定期清理和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清洁饮水设备和饲料器具,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污染。定期更换垫料或铺设干净的地面,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和健康,肥猪舍也同样需要定期消毒1。
  3. 常用的消毒药有苛性碱(一般配成3%苛性碱溶液,如在溶液中加5%生石灰或少量食盐,可以提高杀菌能力,能杀死细菌、芽孢和病毒)、10%漂白粉悬浮液(10千克漂白粉和100千克水配制而成,主要用于猪舍、饲槽、排泄物和车辆等的消毒)等。猪出栏后,猪舍用具必须实行彻底消毒,先彻底清洗,然后进行喷灯火焰消毒,再用石灰乳洗刷,消毒后才能引进新猪。养猪场进口处应建消毒池,池中放入消毒药液,如3% - 5%的来苏儿或3% - 5%的克辽林溶液消毒,并装紫外灯,照射15分钟6。
  4. 自繁自养与全进全出
  5. 自繁自养是防止从外地买猪带进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是外购仔猪则要做到集中购买大小一致的仔猪,从而做到一同入栏,一同出栏,严禁零星补猪混养6。
  6. 驱虫
  7. 仔猪购入第二周可在饲料中加入帝诺玢(每100斤饲料中加入50g)连喂一周,即可驱除猪只体内外的各种寄生虫,肥猪饲养过程中也需要定期驱虫以保证健康。
  8. 应对过敏与应激反应
  9. 如仔猪在进行疫苗注射时,对疫苗过敏的仔猪可注射2ml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缓解。外购仔猪购入2个小时后给水,少给勤添,避免引起应激性腹泻,水里加速补康,连饮一周,长期饮用更好;购入四个小时后喂料(购入前三天适量限料,每天喂六七分饱即可),饲料中加呼肠舒或呼诺玢(每100斤饲料加100g)连喂一周,控制常见的各种细菌病2。
  10. 检疫工作
  11. 检疫是切断传染源的主要措施,包括市场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等工作,无论是仔猪还是肥猪在交易、运输等环节都要重视检疫工作,防止疫病的传播6。

标签: 仔猪,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