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仔猪养殖专业技术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仔猪养殖专业技术的知识,包括养猪需要什么技术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养猪技术
帮助还是很大的,家里面普通的大都是水泥地的,像我们家就是,经常要用水冲洗,我觉得这是最不好的,而且还很累人,臭味还很大
1、环保,不用清粪(被微生物分解了,就不臭了,这个最好了省很多事的)
3、省料(发酵生成的一部分蛋白质能被重新利用的,所以会节省一点料的)
4、很少生病(这个是因为发酵床上没有粪便,不会有苍蝇传播疾病,当然就少生病了,而且发酵床内部发酵温度很高,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病原菌,不过发酵床表面不管冬天还是夏天都在25~30度,所以冬天就不用担心猪会冷啦)

5、肉质好(因为猪的生活环境好了,喜欢动了,自然肉质就好了)
操作步骤(以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为例):
1、稀释菌剂:金宝贝发酵床菌种1kg/10平方按1:5比例与米糠或玉米粉,麸皮不加水混均稀释
2、垫料的准备:面积20平方约需10方(干重约2000kg)锯末必须晒干,除杂
3、播洒菌种:可以边铺边撒,也可与锯末混匀后再铺,切记不要加水!!!!!
4、铺至50厘米:要求厚度50厘米,如锯末不易得到可部分用稻壳、秸杆等代替,表面仍用20-30公分厚的锯末为好
5、放猪入床:铺好就可以反猪放进去,不要等等发酵好才放时去,表面干燥可以略喷一点点水
6、将新鲜的粪尿扒或埋入20-30厘米以下处,再盖上锯末并推平,经过这样几次操作即可启动发酵工作
7、日常维护:粪尿时多或渗入水时必须推匀,经常检查猪舍垫料圈面湿度,已启动发酵的发酵层含水量一般控制在50-60%左右,水分过多时可打开通风口,利用空气流动调节湿度,拖出部分执料晾干或添加锯末降低湿度
不过只看这些是不行的,我们这边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最好是找专业人员帮忙设计建筑。
跪求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教案急急急~
江苏垒仓生物饲料友情提醒搞养殖应注意以下几点;为方便交流养殖业留下互动QQ344528010.选择对路品种
选择母猪时应优先考虑当地品种,当地品种猪适应性好、耐粗饲、应激反应少,母猪性情温驯、性成熟早、发情症状明显、受胎率高、产子数多、母性强、易管理。近几年,在饲养杂交猪的大潮中,本地纯种母猪日渐减少,甚至很难见到,应尽量选择具有本地猪血统的母猪,繁育的后代容易销售,价格较高。公猪应选择瘦肉率高、生长发育快、体格高大的国外引进品种,过去最受欢迎的是杜洛克,现在长白、皮特兰也很有市场,但皮特兰猪应激反应强烈,后代的生长发育易受条件限制,引种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具体养本地土种猪,还是养三元杂交猪或二元杂交猪,应在充分考察当地消费市场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判断。一般来说,土种猪虽然生长慢,但肉质好,风味独特,在偏远地区仍然有较大的市场;“杜大长”、“杜长大”等外三元杂交猪,瘦肉率高达62%~64%,最受城市居民欢迎,日增重达700克~900克,料肉比为2.6∶1,经济效益十分突出,适合城市郊区及主要交通沿线地区饲养;二元杂交猪和内三元杂交猪肉质虽然比不上外三元杂交猪,但符合农村大众的烹调习惯和口味,适合广大农村消费市场。
专业化养猪方式有专业育肥模式、全程饲养模式、养育子猪模式,选择什么样的经营模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专业育肥模式,即专门饲养育肥猪。其主要优势在于生产方式比较单纯,设备和技术要求不高,固定投入少,资金周转快;同时饲养周期短,从投入到产出只需要3个月~4个月,有利于灵活安排生产,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整生产规模,市场风险稍小一些。主要缺点是子猪来源不稳定,容易受市场影响,对子猪的健康把握不准,容易将疾病引进猪场。
全程饲养模式,即从种猪生产、子猪繁育到育肥出栏一体化。其主要优点是可以获得子猪和育肥猪两部分收益,利润空间最大,这种自繁自养的模式,生产计划性好,有利于设备、人力、物力的充分利用。但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生产周期长,从种猪引进到初次出栏肥猪获得效益,大约需要1年的时间,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市场风险很大。
养育子猪模式,即专门饲养繁殖猪群,出售过了保育期的小猪。其主要优点是流动资金投入少,资金周转快,回报率高,收益比较稳定,有利于疾病预防和控制。但采用这种生产模式,要建造种猪舍、妊娠母猪舍、哺乳母猪舍和保育子猪舍,猪舍结构复杂,要求设备齐全,还要花大量资金购买种猪,所以固定资金投入很高,对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受饲料、种源、疫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基本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从总体上看,猪肉价格变化是生猪市场风云最为重要的前导和牵引,而猪肉价格的变化却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情况下,猪肉价格会在“五一”前后出现一个幅度不大的提升,“十一”左右会出现一个幅度稍大的提升,元旦前后会出现价格高峰,这与城里人的过节习惯有关,因为猪肉的最大消费群体在城市。农村百姓院子里一般会养家禽和一两头猪,不会对生猪市场价格的变化带来很大的影响。在一般的饲养条件下,从子猪出生到肥猪出栏,大约需要160天~180天的时间,只要选购合适的小猪或中猪进行育肥,赶上“五一”、“十一”、元旦这几个好行市,就能获得理想的养猪效益。 这仅仅是一般规律,大的市场机遇还受很多因素影响。
2024年夏季开始,猪肉价格步步攀升,出栏肥猪和出售小猪,利润都相当可观,但不能盲目增加养殖规模。因为种猪、子猪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若售出是好消息,但购进成本太高;政府已经开始进行猪肉市场干预,肉价下滑已成定势,若饲料原料攀附涨价,出售生猪的利润肯定就要变小。所以,把握商机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市场等多种因素,不能仅仅将眼光盯在价格标尺上,也不要无限度地膨胀期望值。
我国规模养猪的成本主要在于饲料投入,饲料费用约占养猪成本的70%~80%,与先进国家的50%相比有很大差距。比较而言,猪粮比价在5.5∶1至6.5∶1之间,养猪比较合适。比价过高或过低都不是好现象,过低,养猪投入偏高、利润偏少,甚至赔本;过高,利润丰厚,但容易出现大的回落,风险仍然很大。准确把握养猪行业的商机,子猪的市场行情也不可忽视。
小猪的养殖方法
2、注意防寒保温。初生仔猪怕冷畏寒,初生1-3天应保持30-32℃,4-7天28-30℃,8-30天22-25℃,一个月后,保持室温。
3、防止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三种病,防治关键在搞好清洁卫生。药物预防:0.1%高锰酸钾水溶液给仔猪口服2-3毫升以后可放入饮水中,让仔猪自由饮用,或在补饲中加入土梅素进行预防,或用痢特灵每日每头0.4-0.5克,分二次口服或用磺胺咪1-2克,每日2次,连用3天。或用大蒜一斤,甘草六两,切碎后加白酒一斤浸泡5-7天,取原汁1毫升加水4毫升灌服每日两次。
仔猪补料应在7-10日令就开始,这样有利仔猪生长,执弃传统20日令才补料的落后办法。补料最好用商品乳猪料,另加一些优质的青饲料。补料时切忌忽视给予充足的清洁,干净,新鲜的饮水。
5、适时断奶:30-40天断奶较好,经济效益好些。
养殖专业户,购回一群仔猪(断奶仔猪)怎样才能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应搞好下面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1、进猪前,对栏舍,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消洁。场地用生石灰水消毒处理,墙面生石灰水涂刷,用具用水清洗干净。
2、猪运回当天,进行隔离分群饲养。方法是把精神状况好,活泼的猪和精神差的猪分开饲喂和观察。
3、合理喂养。刚买回仔猪,因长途运输,抗力下降,对新的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千万注意不能一次给饱食。购回第一天一般只给足清洁的饮水,对精神状态好的仔猪,傍晚时可给营养丰富的稀料,加一些切细青料饲喂,在一周内均可采取少吃多餐的办法,当适应后再转入正常饲养。对精神状况差的猪,要仔细观察耐心饲养,确定为病所为,应及时找兽医进行治疗。
1、一定要选择杂交猪作育肥猪。主选瘦肉型猪作发展养猪立足点,这样经济效益高些。
2、采用配合饮料养猪,千万不要用单一饲料喂猪,单一饲料(即使用稻谷)喂猪,因营养不完全,既浪费饲料,猪生长速度又慢。
根据我县当前现状养猪户最好用自制配合饲料,一般掌握玉米占 20-30%,稻谷米糖 30%左右,小麦(麦麸好些) 15-20%,适当加入大豆,高梁,红茹末等杂粮和 1-3%鱼粉和少量矿物质。
有条件的专业户可采用 50%商品饲料和 50%自制配合料进行育肥。
为了更好提高生产效益,提高猪日增重,必须对育肥猪进行 1-2驱虫。
①体表驱虫,常用 0.5-1%敌百虫液喷雾杀灭体表虱,螨等虫。
②口服驱虫,常用药有:丙硫咪唑 5-40毫克每公斤体重用量,盐酸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 8毫克内服。
为防止药物中毒,最好找兽医进行技术指导。
新购进的仔猪肌注猪瘟,仔猪付伤寒疫苗,有条件的仔猪最好是窝边注射,育肥猪接受兽医定期防疫,这是成群养猪成败的关键。如猪瘟、猪口蹄疫、猪肺疫等烈性传染病只能预防,不能治疗。之所以有经验的专业户总结“生长速度在饲料,成败关键在防疫,经济效益在价格
养猪需要什么技术
1、没有体温表或不使用体温表:体温是猪体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体温升高往往比其他症状出现更早,因此测量体温是诊断猪病不可缺少的依据之一。
2、生物安全意识薄弱,猪场不设消毒池,或有消毒池没有消毒液或消毒药长期不更换,消毒走过场。
3、没有或不使用灌药器,给母猪灌药不用胃导管,而用瓶子,猪便秘不灌服人工盐等缓泻剂,而仍然打针,结果疗效不佳。
4、养猪技术细节:用安乃近稀释青霉素,安乃近的浓度是30%,浓度太大不易吸收,又呈碱性,能破坏30%青霉素。
定时的喂水:一般猪饲料都比较干燥,喂养的时候也是喂干饲料的比较多,所以最好在猪圈里面安装一个自动水龙头,这样猪只要渴了就会去找水喝,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经常喝水也有益于猪的生长。
给猪创造良好的环境:冬天养殖猪还好,到了夏天天气比较炎热,盖的房子一定蓬要高,空间一定要宽敞,比较通风,猪才不会因为天气太热发猪瘟,到了冬天也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太冷了猪也容易感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猪技术
非常感谢您选择阅读关于"仔猪养殖专业技术"的内容。我们希望本文所述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并且让您获得新的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与我们保持联系。
标签: 仔猪,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