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仔猪拉黄痢带油色的问题,以及和仔猪拉黄色油状粪便是怎么回事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仔猪黄痢是什么
文章来源:
仔猪黄痢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以排出黄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特征。剖检有肠炎和败血症变化,有的无明显病变。
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一周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育肥猪、肥猪、成年公母猪不见发病;在产仔季节常常可使很多窝仔猪发病,每窝仔猪发明最高可达100%;以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治防原则:发现一头乳仔猪患有仔猪黄痢病,就应对全窝乳仔猪进行药物的预防性治疗

引用药物有:肌注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选一),加注复合维生素注射液1ml/头。口服磺胺脒O.5克加甲氧苄氨嘧啶0.1克,每次每千克体重5—10毫克,一日2次;庆增安注射液每次每千克体重O.2毫升,一日2次,或口服。
微生态制剂疗法:目前,我国有促菌生、乳康生等制剂,有调整胃肠道内菌群平衡,予防和治疗仔猪黄痢的作用。促菌生于仔猪吃奶前2—3小时,喂3亿活菌,以后每日1次,连服3次;与药用酵母同时喂服,可提高疗效。乳康生于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服2天,以后每隔1周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服0.5克(1片)。调痢生每千克体重0.10—0.15克。每日1次,连用3天。在服用微生态制剂期间禁止服用抗菌药物。
1、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不蓄积污水和粪尿,注意通风换气,和保暖工作。
2、临产进产房前一天,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
3、母猪临产前要做好猪体、乳房、阴户的常规消毒(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干净后,逐个乳头挤掉几滴奶水后再让新生儿哺乳。
中国养猪信息网(www.zhuxinxi.com)
引用或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明确标注来源:“中国养猪信息网”
仔猪拉黄色油状粪便是怎么回事
1、仔猪拉黄色油状粪便是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病)。
2、本病的潜伏期随着猪日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仔猪为12~24小时,大猪2~4天。
3、①哺乳仔猪。患猪突然呕吐,严重水样腹泻;下痢乳白色或黄绿色,带有未消化的小块凝乳,有恶臭;多数发病后2~7天死亡;5日龄内仔猪病死率95%~100%。
4、②肥育猪。染、发率可达100%。突然发病,水样腹泻,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呈灰色或茶褐色,内含少量未消化食物。病程约5~7天,腹泻初期有极少数猪呕吐。
5、③成猪染病但绝大多数不发病,部分猪轻度腹泻或一时便软便,对体重无明显影响。
怎样防治仔猪黄痢
1、仔猪黄痢又叫“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尤以1~3日龄为最多。经常1头仔猪发病,很快会传至整窝,死亡率极高。
2、病猪主要症状是突然腹泻,初期拉黄色糊状软粪,不久转为半透明的黄色液体、腥臭。严重的病猪肛门松弛,大便失禁,眼球下陷,迅速消瘦,皮肤失去弹性,外阴部、会阴部、肛门周围以及股内等处皮肤潮红,很快昏迷而死。发病最早的常在生后数小时、无拉稀症状而突然死亡。
3、剖检病猪颈部及腹部皮下水肿,肌肉苍白,肠道黏膜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尤其是十二指肠最严重,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肠管松弛,肝、肾脏常有小坏死性病灶,脑部充血或有出血点。
4、(1)由于本病的病程短,发病后常来不及治疗,但如在一窝内发现1头病猪后立即对全窝做预防性治疗,可减少损失。常用药物有金霉素、新霉素、磺胺甲嘧啶等。由于细菌易产生耐药性,最好先分离出大肠杆菌做药敏试验,选出最敏感的治疗药品用于治疗,能收到好的疗效。
5、(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预防工作。母猪产房在临产前必须清扫、冲洗,彻底消毒,并垫上干净垫草。母猪产仔后,先把仔猪放入已消毒的产仔箱内,暂不接触母猪,再彻底打扫产房,把母猪乳房、乳头、胸腹及臀部洗净、消毒、擦干,挤掉头几滴乳汁,再固定乳头喂奶。产后头3天每天要清扫圈舍2次,乳房清洗消毒2~3次。
仔猪黄痢的症状及病理,都有哪些呢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是5日龄以内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腹泻、排黄色粘液状稀粪为其特征。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是养猪场常见的传染病。若防治不及时,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主要发生于1~3日龄的乳猪。生后24小时左右发病的仔猪,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100%,7日龄以上乳猪发病极少。带菌母猪是黄痢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随粪便污染环境,母猪的皮肤、乳头染菌而致仔猪发病。通常一头开始拉稀,接着全窝仔猪拉稀,往往一窝一窝地发生,不仅同窝乳猪都发病,继续分娩的乳猪也几乎都感染发病,形成恶性循环。环境卫生不好的,可能多发,环境卫生良好的也常有发生。
(1)临床症状一般在出生几小时后,一窝仔猪相继发病。最早发病的见于生后8~12小时,发现有一两头仔猪精神沉郁,全身衰竭,迅速死亡,继之其他仔猪相继腹泻,排出水样粪便,粪便为黄色糊状或稀薄如水,含有凝乳小片,有气泡并带腥臭味,顺肛门流下。病猪精神不振,不吃奶,很快消瘦、脱水,由于脱水,病猪双眼下陷,腹下皮肤为紫红色,最后衰竭而死。病程1~5天。
(2)病理变化病猪尸体严重脱水,主要变化是肠黏膜有急性卡他性炎症,表现为肠内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腔扩张,肠壁很薄,肠黏膜呈红色,病变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和回肠次之,结肠较轻。胃内充满黄色凝乳块,有酸臭味,胃黏膜水肿,胃底呈暗红色。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出血点。肝肾有小的坏死灶。
根据其流行情况和症状,一般可做出诊断。也可采取小肠前段的内容物,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
一是本病必须严格采取综合卫生防疫措施。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产房的消毒,以及用具消毒,控制好猪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分娩前要对母猪乳房进行消毒,先用清洁温水洗刷乳头,再用1%高锰酸钾按顺序将乳头、乳房、腹下及肛门周围擦洗干净。同时,让仔猪早吃初乳,增强自身免疫力。
二是在经常发生本病的猪场,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其初乳中母源抗体的水平,从而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在产前15~30天注射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等,对初生仔猪可进行预防性投药,也可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通过乳汁被仔猪利用进行预防。对发病的仔猪应及时治疗。
三是本病治疗可选用土霉素、磺胺甲基嘧啶、庆大霉素、链霉素、诺氟沙星、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十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效果较好。在发病初期用抗血清进行治疗,有较好疗效。在出生后用抗血清口服或肌内注射,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仔猪拉黄痢
1.抓好卫生和接种关。平时母猪圈内要定期严格消毒,在母猪临产前20天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或仔猪红黄痢二联疫苗,并在临产前10天内分两次对母猪肌注长效抗菌素。
2.临产前坚持投药。当母猪临产前7-10天内即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磺胺嘧啶或四环素等药物预防。
3.增强仔猪抵抗力。仔猪出生后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拉痢后则易脱水中毒,仔猪出生后,口服生物制剂“赐美健”按1克/10毫升/10头猪,使拉黄痢推迟到出生后15天左右,这阶段仔猪已有了基本的抵抗力。
4.注射铁剂。仔猪出生后,对仔猪颈部(七号针头,进针:二分之一)肌注牺血素等铁剂5毫升,对增强仔猪抵抗力和预防仔猪黄痢病有作用。
猪喂奶前,应将母猪体躯两侧和奶头用高锰酸钾水清洗一遍,并对拉黄痢的仔猪颈部一侧用Vc、VB2、Vb12按3:2:1的比例混合,肌注3-5毫升,对仔猪颈部的另一侧用中药制剂“三九克痢”或“372”或“克泻王”肌注3-3.5毫升,也可用上述药物的一种掺痢菌净2-2.5毫升肌注效果较好。对于仔猪拉水泻样的严重黄痢病,可用“重泻康”与氧氟沙星或蒽诺沙星混合肌注5毫升,并立即给静脉补液或喂服葡萄糖(添加少量食盐)液剂。对脱水严重的仔猪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还应用痢菌净3毫升、庆大霉素8万单位稀释于5%的糖盐水中20毫升腹腔注射,连续2天,每天2次。治疗仔猪黄痢病的原则是:一要早预防早发现,二是早投药治疗早补液。这样,就会了得很好的医疗效果。
关于“仔猪拉黄痢带油色”这个问题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那么可以持续关注本站。
标签: 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