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关于"仔猪粪便里有蛔虫"的问题吗?不用犹豫,通过本文提供的信息,你将对此有更全面的认识。赶紧往下看吧,让我们一同揭开谜团。
猪蛔虫的概 述
猪蛔虫病(Ascariosis)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呈世界性流行,集约化养猪场和散养猪均广泛发生。我国猪群的感染率为17%~80%,平均感染强度为20~30条。感染本病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增重率可下降30%。严重患病的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 猪蛔虫病是造成养猪业损失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猪蛔虫(Ascaris suum)是寄生于猪小肠中最大的一种线虫。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较细的圆柱形。头端有3个唇片,一片背唇较大,两片腹唇较小,排列成品字形。体表具有厚的角质层。雄虫长15~25cm,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鱼钩。雌虫长20~40cm,虫体较直,尾端稍钝。
随粪便排出的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区分。受精卵为短椭圆形,大小为50~75µm×40~80µm,黄褐色,卵壳厚,由4层组成,最外一层为凹凸不平的蛋白膜,向内依次为卵黄膜、几丁质膜和脂膜,内含一个圆形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间两端形成新月形空隙。未受精卵较狭长,平均大小为90µm×40µm,卵壳薄,多数无蛋白质膜,内容物为很多油滴状的卵黄颗粒和空泡。
寄生在猪小肠中的雌虫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平均可产卵10万~20万个,产卵旺盛时期每天可排100万~200万个,每条雌虫一生可产卵3000万个。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经11~12天发育成含有感染性幼虫的卵,这种虫卵随同饲料或饮水被猪吞食后,在小肠中孵出幼虫,并进入肠壁的血管,随血流被带到肝脏,再继续沿腔静脉、右心室和肺动脉而移行至肺脏。幼虫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这里度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此后再沿支气管、气管上行,后随黏液进入会厌,经食道而至小肠。从感染时起到再次回到小肠发育为成虫,共需2~2.5个月。虫体以黏膜表层物质及肠内容物为食。在猪体内寄生7~10个月后,即随粪便排出。猪蛔虫病的流行很广,一般在饲料管理较差的猪场,均有本病的发生;尤以3~5月龄的仔猪最易大量感染猪蛔虫,常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蛔虫生活史简单;第二,蛔虫繁殖力强,产卵数量多,每一条雌虫每天平均可产卵10万~20万个;第三,虫卵对各种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虫卵具有4层卵膜,可保护胚胎不受外界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保持内部湿度和阻止紫外线的照射,加之虫卵的发育在卵壳内进行,使幼虫受到卵壳的保护。 虫卵在外界环境中长期存活,大大增加了感染性幼虫在自然界的积累。有人报道,猪蛔虫能在疏松湿润的耕地或园土中生存长达3~5年。虫卵还具有黏性,容易借助粪甲虫、鞋靴等传播。
猪肉寄生虫长什么样
猪囊尾蚴如黄豆大小,为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透明的囊液。囊壁分两层,外为皮层,内为间质层,间质层有一处向囊内增厚形成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

无脊椎动物,绦虫纲,带形科。体长较牛肉绦虫短,一般有2~3米,宽7~8毫米,共有节片800~900片,后端的成熟节片长约10毫米。头节圆球形,直径约1毫米,具有4个吸盘,并有顶突和2圈小钩,故又称“有钩绦虫”。
人是唯一的终宿主,寄生于小肠内,引起猪肉绦虫病。中间宿主主要是猪,囊尾蚴多寄生在猪的肌肉、肝脏、脑等器官内,为白色小点。生有囊尾蚴的猪肉,俗称“豆猪肉”或“米心肉”。人因吃入未煮熟的、并含有囊尾蚴的猪肉而感染。囊尾蚴也会寄生在人的肌肉、脑、眼等处,引起囊虫病。
成虫寄生人体小肠,一般多为1条,在某地方性流行区患平均感染的成虫多至2.3~3.8条,中国报道一例最多感染19条。肠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轻微。粪便中发现节片是最常见的患者求医原因。少数患者有上腹或全腹隐腹、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
偶有因头节固着肠壁而致局部损伤者,少数穿破肠壁或引起肠梗阻。中国报告大腿皮下及甲状腺组织内成虫(虫体分别为15×0.3cm和8cm×0.2cm)异位寄生的病例。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寄生虫病之一,俗称囊虫病,其危害程度大于绦虫病。危害程度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量而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肉绦虫
仔猪前期吃什么饲料好
小猪阶段一般有人工乳,教槽料,保育料等,都是熟化饲料。
哺乳期仔猪要早一些开食,如七日龄开食,驯化它吃固体饲料,吃优质教槽料,每次只是给平均几粒/头,慢慢驯化,这样可以培育健壮的仔猪,有利于早期断奶,有时候教槽料也叫做乳猪料,这是一种颗粒饲料,并且是熟化的,含大量乳糖,乳清粉的料,有利于乳猪的肠道发育;
如果母猪奶水不够,还可以使用人工乳等人工饲料:
30日龄前后,断奶后使用保育料,也是熟化料,或膨化料,不能使用生料,生料抗原太多,一直喂到60日龄左右,结束保育期,进入生长期,则使用中猪饲料。
可分为:人工初乳、教槽料、保育料。
人工哺乳的配方例子之一:鲜牛奶或奶粉冲液1000毫升,鲜鸡蛋1个,鱼肝油5~10克,葡萄糖20克,微量元素盐溶液5毫升,猪用复合维生素(按产品说明添加)有条件的最好在人工乳中加入10%的母猪血清。
人工乳也可以使用配方奶粉,加入少量教槽料调节成液体状态,加温到35度左右,进行灌服,如果仔猪有病情,可以采用在人工乳中添加相应药物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仔猪在哺乳期前两周,主要从母乳中获得免疫抗体,尤其是头三天的初乳,必须让所有仔猪,尤其是弱仔猪吃到母猪的初乳,这是最为关键的技术,需要人工辅助让弱仔猪吃初乳,这一步没有做好,让弱仔猪成为僵猪等,则只能果敢淘汰掉这只仔猪,以免浪费饲料。
教槽料等只能从市场上购买,一般养殖户没有生产教槽料的条件,如其中含有大量的增强免疫药物,豆粕是高温熟制的去除了豆粕抗原蛋白的豆粕,或使用膨化大豆生产,加有乳清粉等等等,并加有高效酶,酸化剂,微生物制剂,肠道微生物调节剂如甘露寡糖等等生物制剂。
保育料也最好从市场购买正宗大品牌厂家产品。
3周龄以内是绝对的哺乳期阶段,对于奶水不足的母猪,可以考虑使用人工初乳,不仅提高增重,也提高存活率,对于体重偏轻的弱仔猪,可使用人工初乳,调节成流体状,挤入乳猪口腔让其吞食。
21日龄前,乳猪的营养基本上来自母猪,所以,管理好母猪的饲养是最为关键的,为母猪提供足够的营养和保证采食量,保证饲料中能量的供给是关键,特别是夏天需要在母猪饲料中添加油脂等高能量原料,因为夏天母猪的采食量减少,不得不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
教槽料一般可以在7~21日龄间的某一天开始提供,不要指望断奶前可以采食很多教槽料,因为仔猪更喜欢母乳,所以,不会采食很多。
教槽料的目的是使乳猪从母乳液体饲料,锻炼肠胃,并慢慢适应过渡到固体饲料为主的饲养模式,为今后做准备,并可减少断奶的应激反应。
每天投几颗或少量进行诱食,投喂4-5次/天,少喂勤添,保证仔猪开食教槽成功,断奶后10-14天逐渐过渡到保育料,投喂方法:
补铁和打保健针时可灌喂几粒颗粒料。
调成糊状后涂在母猪奶头上,让仔猪吃奶时将料吃下去。
对于弱仔猪,可以按水料4:1的比例调成糊状灌服。
先给仔猪补少许颗粒料,稍停一段时间后再吃母乳。
教槽诱食时,可采用湿拌料到干料的过渡方法,最终在断奶后的10天内转变成为干料喂养,以方便大型猪场的自动喂料器的使用,但如果是小型猪场,如果劳动力多的话,可以一直使用湿料喂法,可以以料水比为1比1.2进行调湿喂养,这样喂法的消化吸收率更好。
断奶当天到断奶后7~10天为断奶期,21~35日龄间均可以断奶。一些猪场会让仔猪继续在产床上待7天左右,特别是冬天,需要慢慢降低保温箱的温度进行脱温处理,每天降低3度左右,与保育舍温度相近,再移入保育舍,同时,也考虑到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仔猪不利,所以,继续待上7天。
断奶阶段一般从21~35天断奶,建议根据我国国情,建议至少在24日龄后断奶为好,断奶阶段仍然使用教槽料,但掺入些保育料进行适应。
断奶期使用教槽料和保育料混合喂养,断奶完成后,应该改为全部保育料。
从教槽料过渡到保育料时,按7天逐步过渡的方式,过渡时保育料的配比为1/7,2/7…….直至全部换完。并注意少喂勤添,还要适当的控料。
如果是品质良好的保育料,建议自由采食,并保证每天有一个小时的空槽时间。
保育料若是浓缩料,一定要按厂家建议的配方进行配比。
在进行饲料粉碎时,玉米、豆粕务必粉得很细。建议用1.2mm以下的筛子,以便于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熟制或膨化大豆或豆粕。
保证原料的品质,防止使用霉变原料。
及时清理料槽,保持环境卫生,防止污染饲料。
如果28日龄断奶,则38日龄开始喂保育料。
要使保育猪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育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21~30日龄为28~30℃,31~40日龄为27~28℃,41~60日龄为26℃,以后温度为24~26℃。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保育舍内要安装温度和湿度计,随时了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所以,准备接受断奶仔猪时,应该将保育舍内的温度保持在刚断奶仔猪最适宜的温度范围(28~30℃),然后才能准备进猪。以后视日龄的增加,才可慢慢降低温度。
刚转到保育舍的小猪一般采食量较小,甚至一些小猪刚断乳时根本不采食,所以在饲料中加药保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饮水投药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而达到较好的效果。保育第1周在每吨水中加入支原净60 g+优质多维500 g+葡萄糖1 kg;或加入氟苯尼考30克+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转移因子、干扰素等+多维500 g+葡萄糖1 kg,可有效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并且做好冬季猪舍内醋酸的熏蒸工作降低猪舍内pH值以防止不耐酸致病微生物的入侵。
驱虫主要包括蛔虫、疥螨、虱、线虫等体内外寄生虫,驱虫时间以35~40日龄为宜。体内寄生虫用阿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2 mg或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 mg计算量拌料,于早晨喂服,隔天早晨再喂一次。体外寄生虫用12.5%的双甲脒乳剂兑水喷洒猪体。注意驱虫后要将排出的粪便彻底清除并作妥当处理,防止粪便中的虫体或虫卵造成二次污染。
各种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保育舍最重要的工作之―,注射过程中,一定要先固定好仔猪,然后在准确的部位注射,不同类的疫苗同时注射时要分左右两边注射,不可打飞针;每栏仔猪要挂上免疫卡,记录转栏日期、注射疫苗情况,免疫卡随猪群移动而移动。 不同日龄的猪群不能随意调换,以防引起免疫工作混乱。在保育舍内不要接种过多的疫苗,主要是接种猪瘟、猪伪狂犬病以及口蹄疫疫苗等。对出现过敏反应的猪将其放在空圈内,防止其他仔猪挤压和踩踏,等过一段时间即可慢慢恢复过来,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则肌注肾上腺激素进行紧急抢救。
本文中是指出生到28日龄断奶,即0~28日龄。
在当前的生猪生产中,新生仔猪在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大约在180~240克,相当于体重每天增加4~6%。
教槽料一般可以在7~21日龄间的某一天开始提供,不要指望断奶前可以采食很多教槽料,因为仔猪更喜欢母乳,所以,不会采食很多。
经测量,仔猪断奶前采食的教槽料,即7~28日龄间采食的教槽料,不会超过700克。平均大约在400克;如果是25日龄断奶,则平均大约只有200克,最多不会超过350克;如果是21日龄断奶,则平均在100克,最多不会超过200克。
断奶前教槽料的消耗量,与母乳分泌是否充足(反比关系)、断奶日龄(正比关系)、饲料形态(粉料还是颗粒料,颗粒吃更多且浪费少)、饲喂方式(干喂还是湿喂,湿喂吃更多)、教槽料的品质(正比关系)、日常管理(正比关系,如管理不好,教槽料的浪费很多)等都有关系。
断奶前,由于仔猪充分吃母乳,所以,计算教槽料的料肉比没有意义,也无法从料肉比上得到该教槽料质量的评判,因为母乳分泌多时,料肉比自然就低,反之就高。
此阶段大约消耗教槽料400~700克。
本文是指从断奶的28日龄到断奶后10天即38日龄阶段,即28~38日龄。
①断奶当天的采食量与断奶日龄有关,断奶日龄每延长一天,断奶当天的采食量增加23克。
②断奶日龄也对断奶后每天的平均采食量有关,如在21~23日龄断奶的仔猪,其在断奶后10天中每一天的采食量都达不到24日龄断奶的仔猪的平均采食量。所以,建议我国至少在24日龄后断奶,一般为28日龄断奶。
③ 24~29日龄断奶的仔猪,在断奶后头7天的采食量,依然是断奶日龄越晚,采食量越大,所以,建议28日龄断奶比较好。
④ 24~29日龄断奶的仔猪,在断奶后第10天的采食量基本相同,但断奶当天的采食量随着断奶日龄的延长而逐渐接近。
⑤断奶日龄晚的仔猪,断奶后每天的采食量增长更加均匀些,增重也均匀些。
⑥断奶后的日增重,和断奶日龄的相关性,大于和断奶体重的相关性。
断奶期的料肉比大约在1.0~1.5之间波动,因为断奶阶段的情况非常复杂,料肉比至少与断奶日龄、断奶体重、饲养管理、饲料品质、饲料浪费、环境卫生和温度、仔猪应激情况等有关系,每一节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断奶期仔猪的日增重和料肉比。
所以,断奶期间的日增重和料肉比很难预测,意义也不大。
一般情况下是,28日龄断奶的话,断奶期如果是10天的话,则断奶结束时(38日龄)仔猪体重在11~12千克,料肉比1.0~1.5,平均日增重400克。
此10天的断奶阶段大约消耗教槽料3千克/头,保育饲料3千克/头。
本文是指从断奶末期的38日龄到60日龄结束保育期,即38~60日龄,共22天。
仔猪体重从12公斤增加到24公斤。
此阶段全部使用保育饲料,22天保育期平均日增重大约为600克/天,料肉比为平均1.5,消耗保育饲料20千克左右。
母猪如何驱虫
母猪有了寄生虫病,可以采用药物驱虫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药物驱虫不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和正确使用。
1、母猪驱虫的时间:产前1~2周为宜,因为空怀的时间较短,哺乳期对仔猪有危险。
2、母猪驱虫药物选择:驱虫药的选择必须考虑是否对胚胎有毒性。就目前来说,比较公认安全性强、效果显着的驱虫药是伊维菌素(Ivermectin),其商品名有害获灭、伊力佳、伊福丁、依威锐克等。
伊维菌素有针剂、粉剂两种,前者是皮下注射给药,后者是拌料口服给药。针剂皮下注射1次即可,因为针剂注射到皮下后,不是马上被机体吸收,而是结合药物佐剂的缓释作用,数天之内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有效地驱除成虫和逐渐发育的虫卵。粉剂要拌料5~7天,作用机理差不多。详细用量见厂家的产品使用说明,因为各个厂家有不同的配制浓度。
母猪的皮下注射必须用短针头(12~15mm长的12#针头),切忌用母猪常用的16#长针头,否则会注入母猪的深部肌肉,被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达不到缓释长效的目的,驱虫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4、寄生虫情况比较严重时,可以给全群种猪紧急驱虫,间隔1~2个月后转入定期驱虫。
5、定期对种猪群体表驱虫,具体做法是:配制双甲脒(或除癞灵)水溶液用喷雾的方法喷湿种猪体表。一年3~4次。
希望本文关于"仔猪粪便里有蛔虫"的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此话题还有更多疑问或需求进一步了解,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平台,我们将持续为您提供相关信息。
标签: 蛔虫,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