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今日生猪价格最新消息 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户能赚多少?

  • 作者:猪价趋势
  • 发布时间:2024-11-15
  • 阅读:489
  • 来源:https://www.chazhujia.com/

先说说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户的影响。生猪价格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当价格上涨的时候,养殖户们就像中了彩票一样高兴。比如说,之前生猪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很多养殖户每出栏一头猪就能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原本可能只能赚个几百元的,价格上涨后能赚上千元,这对于养殖户来说,可能是几个月辛勤劳作的丰厚回报。他们可以用这些利润来改善养殖条件,扩大养殖规模,或者是改善自己的生活。可是,一旦生猪价格下跌,情况就变得糟糕了。养殖户可能面临亏损的局面,每出栏一头猪就意味着损失一笔钱。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较长时间,一些小型养殖户可能就会难以承受,甚至不得不放弃养殖。就像有的小养殖户,本身资金就不雄厚,价格下跌后,饲料成本都难以支付,更别说其他的养殖成本了。

全国今日生猪价格最新消息 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户能赚多少?

再来看看全国今日生猪价格的数据及走势分析。从一些权威平台的数据来看,生猪价格在近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例如,中国养猪网猪价频道是大家获取生猪价格信息的权威平台之一。在2024年的部分时间段里,生猪价格有涨有跌。像10月29日,生意社生猪参考价为17.58元/公斤,和10月1日(17.72元/公斤)相比,下降了0.79%。再往前看,2024年10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达到了18.40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了0.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生猪价格并不是一路平稳的。走势上有时候是缓慢上升,有时候又会突然下降。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和市场的供需关系、养殖成本、突发的疫情或者政策调整等都有关系。

生猪价格和市场供需关系那可是紧密相连的。咱们先说说供给方面。生猪的供给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养殖户的存栏量就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养殖户看到价格上涨,预期未来还会继续涨,就可能会增加存栏量,多养一些猪。但是猪从仔猪到出栏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个时间差就可能会导致市场上生猪供应的变化出现滞后性。比如说,2024年的时候,在高猪价带来的高利润的激励下,中国生猪养殖业高速扩张,养殖规模大幅增长,结果后来猪肉产量明显提升,猪肉价格大幅下降,部分生猪养殖企业亏损甚至倒闭。这就是因为之前养殖户看到价格高,大量增加存栏量,等到猪都出栏的时候,市场上的猪肉供应一下子就过剩了。再说说需求方面,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但是消费者对于猪肉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像在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猪肉的需求量会大增,这时候市场上对生猪的需求就旺盛。而如果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禽流感等影响了其他肉类的供应或者价格,消费者可能会更多地选择猪肉,也会增加对生猪的需求。相反,如果其他肉类供应充足且价格实惠,就可能会分流一部分猪肉的消费者,减少对生猪的需求。

各地生猪价格存在差异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从之前的一些数据来看,南北地区的生猪价格就有不同。比如说2024年,北部、西北以及东部区的北部区域均属于低价区,西南、中南以及东部区域的南部区绝大多数属于高价区。其中浙江价格为全国最高点,2024年年度均价达21.74元/公斤;黑龙江价格为全国最低点,年度出栏均价18.53元/公斤。这大区间价格差异明显,高低价差高达3.21元/公斤。为啥会有这样的差异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能布局引发的供需不匹配。像中南区生猪出栏量占比最大,约占全国总出栏量的28.68%;西南区超越东部区,占比达到26.09%;东部区仍为生猪出栏量的中坚力量,占比较大。而从猪肉消费量来看,2024年全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为18.2公斤,高于平均线的省份多集中于中南区、西南区。主销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多为生猪流入地域,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西北区及北部区出栏量占比较小,但因地域广阔,人口稀疏,养殖成本较低,而西南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再加上成本优势,三大区的外调量较大。所以不同地区的供需情况不一样,价格也就有高有低了。

生猪养殖成本和价格关联也是非常紧密的。以某公司为例,2024年伴随德昌项目按计划提高产能利用率,公司养殖成本重新回到行业领先位置。养殖成本从2024Q1的13.82元/公斤下降为2024年7月的12.7元/公斤。2024年6 - 7月完全成本也突破到14元/公斤以下,我们推算2024Q2完全成本为14元/公斤左右。当养殖成本降低的时候,如果市场价格保持不变或者上涨,养殖户的利润就会增加。就好比原来一头猪成本15元/公斤,卖18元/公斤,能赚3元/公斤;现在成本降到13元/公斤,还是卖18元/公斤,就可以赚5元/公斤了。相反,如果养殖成本上升,而生猪价格不涨或者涨幅小于成本涨幅,养殖户的利润就会被压缩。比如饲料价格上涨,这是养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饲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养殖户就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来购买饲料,这就增加了养殖成本。如果生猪价格不能相应提高,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就会变小。

在实际的生猪养殖市场中,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到价格。比如说政策方面,国家为了稳定生猪市场,可能会出台一些收抛储政策。不过我国的收抛储政策对生猪价格的整体走势影响有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我国储备肉大多为冷冻肉,相对而言我国居民更倾向于消费新鲜肉类,储备肉对居民消费的吸引力不大,供给有效性削弱;其二,国家储备量有限,对猪肉市场价格的调节能力较弱。自2024年1月至今,我国猪肉累计投放额已达到52万吨,最近一次投放为8月28日,储备肉投放量为1万吨。虽然影响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稳定市场预期,缓和猪肉价格波动的作用。还有疫病因素,如果发生大规模的猪瘟等疫病,会影响生猪的存栏量和出栏量。例如非洲猪瘟期间,由于二元母猪供应无法满足能繁母猪补栏需求,一些猪企从三元母猪挑选优良个体作为能繁母猪,这就影响了生猪的供应,进而影响价格。

下面咱们以问答的形式再深入聊聊这个话题。

问题1:生猪价格波动这么大,养殖户怎么才能降低风险呢?

答案:养殖户可以从几个方面降低风险。首先是分散养殖品种,不要只养殖生猪,可以适当养殖一些其他家禽家畜,这样如果生猪价格不好,其他品种的收益可能可以弥补部分损失。其次是签订长期订单,和一些大型的肉类加工企业或者销售商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这样可以保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价格。另外,要加强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例如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比,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等。

问题2:消费者能从生猪价格波动中得到什么好处吗?

答案:能得到一定好处。当生猪价格下跌的时候,消费者购买猪肉的成本就会降低。这样家庭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就会减少,可以有更多的钱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而且,价格下跌可能会促使商家推出更多猪肉相关的优惠活动或者加工产品,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问题3:如果想投资生猪养殖,需要注意什么呢?


标签: 生猪,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