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养猪前景如何 2024年养猪能赚钱吗?

  • 作者:猪界洞察
  • 发布时间:2024-11-15
  • 阅读:227
  • 来源:https://www.chazhujia.com/

2024年养猪的前景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要全面了解2024年养猪的前景,我们需要从成本与收益、市场供需、环保政策、不同规模养猪场的发展以及猪肉价格波动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2024年养猪前景如何 2024年养猪能赚钱吗?

一、2024年养猪成本与收益分析

在2024年,养猪成本和收益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变数。从成本方面来看,饲料成本一直是养猪成本的大头。饲料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如果粮食产量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而减少,饲料价格可能会上涨,从而增加养猪成本。以玉米为例,它是猪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如果玉米产区遭遇旱灾或者洪涝,玉米产量下降,价格上升,养猪户的饲料成本必然增加。同时,仔猪的购买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仔猪价格波动与生猪市场的整体行情相关,如果生猪市场低迷,仔猪价格可能会相对较低,但如果市场有回暖预期,仔猪价格也可能会上涨。

再看收益方面,生猪的销售价格是决定收益的关键因素。2024年猪价大幅下跌,龙头猪企销量虽创新高,但不少企业由盈转亏。2024年,生猪价格仍然面临压力。据生意社监测,2024年初国内生猪均价为17.72元/公斤,到了年末均价为14.42元/公斤,年内跌幅达18.62%。这种下跌趋势在2024年并没有迅速扭转。上市猪企的销售均价也受到很大影响,多家上市猪企2024年12月销售均价已跌至14元/公斤下方。2024年整体猪价处于窄幅震荡情形,虽然有观点认为2024年下半年由于2024年能繁母猪的持续调减,供需面逐渐好转或使得猪价回暖,但不会有过高的上涨。这意味着养猪户在2024年要想获得可观的收益难度较大,必须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如提升母猪养殖效率、提高饲喂效率、通过生物安全水平提升来降低仔猪在育肥阶段的死淘率等措施进行“降本增效”和“提质增效”,使企业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从而减少亏损幅度,甚至能实现盈亏的基本平衡。

二、养猪市场供需现状及未来趋势

当前养猪市场的供需关系对2024年的前景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供应方面来看,过去几年生猪产能处于高位。2024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达到了72662万头,同比增长3.8%,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长4.6%。这样的高产量使得市场供应充足。在产能结构上,规模化养殖比重不断上升,散户与“规模化猪场”的市场地位已经发生了逆转,从过去长时间以散户为主体,转变为以“规模化猪场”为主体。例如,2024年6月,母猪存栏50头以下的存栏占比为34%,而2024年12月已经下降至12%。出栏数在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出栏量占比不断提升,农业农村部预计,2024年这一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至68%。

需求方面,虽然猪肉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占肉类消费的57.8%,但近年来也面临一些变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整体消费疲软,这对猪肉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在逐渐多元化,其他肉类如牛肉、羊肉、鸡肉等对猪肉的替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不过,从长远来看,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对猪肉的基本需求仍然存在。2024年,预计生猪供给依然充裕,但供需格局有望逐季改善,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猪肉供给受诸多因素影响,生猪出栏量主要取决于2024年第一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总体而言,市场供需关系在2024年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有逐步走向平衡的趋势。

三、环保政策对养猪业的影响

环保政策对2024年养猪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养猪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生猪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污水等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为了达到环保标准,养殖户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环保设施。例如,建设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粪便处理设施等。这无疑增加了养猪的成本。

从政策层面来看,相关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来推动生猪产业的绿色发展。一方面,这促使养猪企业和养殖户改进养殖技术,采用更加环保的养殖模式,如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一些环保不达标的小规模养殖户可能会被淘汰出局,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猪业的市场格局,有利于规模化、规范化的养猪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不同规模养猪场的发展前景对比

在2024年,不同规模的养猪场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前景。对于大型养猪企业来说,它们具有很多优势。 在资金方面,大型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现代化的猪场建设,包括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等。例如,一些大型猪企可以建立智能化的养殖系统,能够精准地控制养殖环境、饲料投喂等环节,提高养殖效率和猪肉品质。 在市场抗风险能力上,大型企业由于规模大,有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在猪价波动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它们还能够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饲料等原材料的成本。再者,大型企业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更容易达到标准,符合政策要求。

而对于中小规模的养猪场,尤其是年出栏量500头肉猪以下的散户猪场,在2024年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一方面,在成本控制上,由于规模小,难以享受到大规模采购的优惠,饲料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可能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导致养殖效率不高,例如母猪的繁殖率低、仔猪的成活率低等问题。而且在环保政策的压力下,中小规模养殖场可能难以承担环保设施的建设成本,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不过,中小规模养猪场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灵活性较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养殖规模。但总体而言,在2024年,大型养猪企业的发展前景相对更为乐观,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而中小规模养猪场需要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提高竞争力。

五、猪肉价格波动对养猪业的冲击

猪肉价格波动一直是养猪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因素,在2024年也不例外。2024年猪价的大幅下跌让养猪企业和养殖户深刻体会到价格波动的冲击。当猪肉价格下跌时,养猪户的销售收入减少,但成本并没有相应降低,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出现亏损。如前面提到的,2024年不少上市猪企出现亏损,新希望归母净利润为 - 38.58亿元,温氏股份归母净利润为 - 45.3亿元。

2024年,虽然有观点认为猪价可能会逐渐回暖,但整体前景并不乐观。价格波动会影响养猪户的养殖决策。如果猪价持续低迷,养殖户可能会减少存栏量,以避免进一步的亏损。但存栏量的减少又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市场供应,进而影响价格。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得养猪业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而且猪肉价格还受到宏观经济、消费习惯、疫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会抑制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能力,疫病的爆发会影响生猪的存栏量和市场供应信心,从而引起价格波动。

六、相关问题与答案

问题1:2024年小散户养猪有什么特别的机遇吗? 答案:2024年小散户养猪机遇相对较少。不过如果能够利用自身灵活性高的特点,专注于特色养殖,如有机猪肉养殖,满足部分对高品质猪肉有需求的小众市场,可能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部分地区可能会出台一些扶持小散户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政策,小散户可以抓住这些政策机遇。

问题2:环保政策下,中型养猪场如何转型? 答案:中型养猪场可以向生态养殖转型。比如,可以与周边的农田合作,将猪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提供给农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在养殖过程中,采用更加环保的养殖技术,如节水型的饮水设备、低污染的饲料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环保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问题3:2024年猪价波动下,如何保障养猪收益? 答案:要保障养猪收益,首先要做好成本控制。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 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出栏时间。例如,如果预测到某个时间段猪价可能会上涨,可以适当推迟出栏。另外,加强疫病防控,减少因疫病导致的生猪死亡和损失。还可以探索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比如与电商平台合作,直接对接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

问题4:大型猪企在2024年扩张需要注意什么? 答案:大型猪企在2024年扩张时要注意资金风险。由于2024年不少猪企已经面临资产负债率上升的问题,在扩张时要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流。同时,要注重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避免因环保问题影响企业发展。还要关注市场需求,不能盲目扩张,防止产能过剩。另外,要加强与养殖户的合作,通过合作养殖等模式,分担风险,共同发展。


标签: 养猪,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