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猪价早知道最新消息 明天猪价会大幅上涨吗?

  • 作者:养猪智慧
  • 发布时间:2024-11-15
  • 阅读:229
  • 来源:https://www.chazhujia.com/

先说说猪价走势的影响因素吧。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从供给端来看,生猪出栏数量和出栏均重是很关键的因素。就像如果一段时间内出栏的生猪数量特别多,那市场上的猪肉供应就充足,猪价往往就会面临下行压力。而且出栏均重也会影响,比如说养殖户如果压栏,让猪长得更重再出栏,那短期内供应可能就会减少,猪价有可能上升。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还得看整体的市场预期等因素。例如在2024年,由于猪价高、成本高、风险高,把猪养大更划算,很多养殖户就增加了出栏均重,当时的猪价也处于较高的位置,这是因为在整体供应不足的大环境下,这种行为进一步影响了供需平衡。

明天猪价早知道最新消息 明天猪价会大幅上涨吗?

再看能繁母猪存栏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中期影响因素。能繁母猪就像是生猪生产的源头,它的存栏量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生猪的供应能力。要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那意味着过几个月后生猪出栏量可能会增加,猪价就可能下跌。比如说2024 - 2024年,非洲猪瘟影响下,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后续生猪供应不足,猪价就一路飙升。还有进口因素,虽然我国进口猪肉占国内消费比例相对较小,但进口量的增加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的供给,对猪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就像2024 - 2024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大幅上升的时候,对国内猪价的疯狂上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需求端的话,像居民的收入水平就很重要。当人们收入增加时,对肉类的消费可能会增加,尤其是猪肉,毕竟它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人口数量与结构也有影响,人口多的地方需求自然大。而且消费还有季节性,比如在一些节假日或者冬季,制作腊肉等传统习俗会让猪肉需求增加。另外,替代品价格也会影响猪价,如果鸡肉、牛肉等价格比较低,人们可能会更多地选择它们,从而减少对猪肉的需求,使得猪价下跌。

除了供需关系,疫病及突发事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非洲猪瘟疫情就对我国的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养殖场的生猪大量死亡或者被扑杀,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猪价大幅上涨。还有宏观经济环境,如果整体经济形势不好,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对猪肉的需求也会减少,猪价就会受到影响。产业政策实施也有作用,比如政府的收抛储政策,国家储备肉投放市场时,会增加市场供给,抑制猪价上涨,不过由于我国储备肉大多是冷冻肉,居民更倾向新鲜肉,所以这个政策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接下来看看近期猪肉市场的数据情况。从2024年10月31日的数据来看,全国生猪均价为8.67元/斤,与昨日相比上涨0.05元/斤。当日各地生猪价格整体上涨,局地持稳。全国20个省份均价上涨,其他省份均价稳定,无均价下跌省份。均价最低省份为新疆,外三元生猪均价为8.33元/斤;最高省份为广东和福建,持稳,外三元生猪均价为9.10元/斤。从供给端来看,龙头集团生猪价格整体上涨,局地仍有下跌调整。东北、华东 、华中地区集团场上涨0.05 - 0.15元/斤,其他地区集团场稳中伴涨。月底各地集团场出栏量减少,散户盼涨惜售情绪加重,支撑猪价上涨,但高价区走货仍有压力。需求端的情况是,白条猪出厂价普遍上涨100 - 200元/吨。屠企订单情况一般,采购难度提升,低价收购难度大,提价采购后停计划情况尚可。终端白条需求稳定,销售速度尚可,部分屠企有提量采购的意愿,所以低价上涨,但对高价接受度较差。整体来看,全国猪价北方涨幅较大,南方高价区以稳为主,养殖端缩量惜售支撑猪价上涨,但终端白条需求增量并不明显。预计在养殖端看涨情绪下,近两日猪价保持稳中上涨态势。

再看看不同地区猪价差异对比。通常情况下,生产资源更富集的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当地供给大于需求,从而生猪价格也比南方更低。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北猪南运的现象,这就说明南北猪价存在差异。2024年的数据显示,北部、西北以及东部区的北部区域均属于低价区,西南、中南以及东部区域的南部区绝大多数属于高价区。其中浙江价格为全国最高点,2024年年度均价达21.74元/公斤;黑龙江价格为全国最低点,年度出栏均价18.53元/公斤,高低价差高达3.21元/公斤。这背后的根源在于产能布局引发的供需不匹配。从出栏量看,2024 - 2024年北部区及西南区生猪出栏量增加,其他地区均下滑。中南区生猪出栏量占比最大,约占全国总出栏量的28.68%;西南区超越东部区,占比达到26.09%;东部区仍为生猪出栏量的中坚力量,占比较大。而从猪肉消费量来看,2024年全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为18.2公斤,高于平均线的省份多集中于中南区、西南区。主销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多为生猪流入地域,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西北区及北部区出栏量占比较小,但因地域广阔,人口稀疏,养殖成本较低,而西南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再加上成本优势,三大区的外调量较大。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南北区域价差也在不断缩小,2024 - 2024年高价区和低价区价差持续缩小,2024年各区域产能均恢复至非瘟前水平,南北价差基本维持在2.0元/公斤以内,个别时间南北猪价倒挂,亦出现“南猪北调”现象。

那对于未来猪价该怎么预测呢?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屠宰量来倒推行业产能的变化。屠宰量是更接近供给量的数据,通过屠宰量可以知道生猪养殖行业真实的产能数据,从而了解猪周期不同阶段产能增减的内在规律,再用这个规律来推测猪价走势。例如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的数据就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其数据量占全国出栏量的30%以上。还有就是根据能繁母猪存栏及生产效率指标来测算未来生猪供给量,同比的变化趋势比绝对量的参考意义更大。可以根据能繁母猪同比或预测的生猪供给量同比来判断猪价走势。另外像一些市场的情绪,比如养殖户的看涨看跌情绪、屠企的收购计划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猪价的走势。如果养殖户普遍看涨,惜售心理严重,那短期内猪价可能会上涨;如果屠企收购计划减少,那可能猪价上涨会面临压力。

回到明天猪价是否会大幅上涨这个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近期猪价整体呈上涨态势,养殖端有缩量惜售的情况,这是支撑猪价继续上涨的一个因素。但是需求端并没有明显的大幅增长趋势,这又限制了猪价上涨的幅度。而且不同地区情况不同,北方涨幅虽然较大但也有高价区走货压力,南方高价区以稳为主。所以综合来看,明天猪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小幅度上涨或者继续保持稳定的可能。

下面我们以问答的形式来进一步探讨猪价相关的问题。

问:如果发生新的疫病,猪价会怎么变化?答:如果发生新的疫病,猪价很可能会上涨。因为疫病会导致生猪存栏量下降,供应减少。例如非洲猪瘟的时候,生猪大量死亡和被扑杀,猪价大幅上涨。不过如果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病传播,并且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市场供应,猪价的上涨幅度可能会得到一定控制。

问:如果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对猪价有什么影响?答:如果消费者饮食习惯发生改变,比如更多地选择素食或者其他肉类替代品,猪肉的需求就会减少,猪价可能会下跌。但如果是转向更偏爱猪肉的消费习惯,猪价就可能上涨。像现在一些健康饮食观念的流行,如果更多人认为猪肉不健康而减少消费,猪价就会面临下行压力。


标签: 明天,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