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河北老张蹲在猪圈门口刷手机,外三元标猪报价14.8元/公斤的数字刺得他眼睛生疼——这价比昨天河南贩子给的还低0.3元。这猪价就跟六月的天似的说变就变,背后到底藏着啥门道?咱们今天就仔细说。

第一推手:供需博弈暗战
养猪人都知道“猪周期”,但2025年的玩法早升级了。今年4月的数据显示,北方160公斤以上肥猪存栏占比已达15%(8),这可不是简单的“多养少卖”能解释的。
为什么饲料涨价反而猪价跌了?
看这组数据就明白:
- 玉米价格2.53元/公斤(1)
- 豆粕价格3.62元/公斤(1)
- 但4月屠宰量还要增6.71%(6)
说白了就是饲料了,可屠宰场收猪更狠了。养殖户就像被架在火上烤——继续养每天多花15块饲料钱,现在卖又亏本。这时候就得盯着二次育肥进场量(6),超过30%赶紧跑路准没错。

第二推手:政策与市场的跷跷板
今年3月新修订的《生猪产能调控方案》把能繁母猪红线从4100万头降到3900万头(1),可别小看这200万头的差距。
自问:能繁母猪数跟猪价啥关系?
看这个对比表就懂:
时间节点 | 能繁母猪数 | 10个月后猪价 |
---|---|---|
2025.4月 | 3986万头 | 2025.2月暴涨 |
2025.12月 | 4078万头 | 2025.10月预跌 |
现在能繁母猪又超红线,这就是为什么6预测5月要开始抛售潮。养殖户这时候该干啥?赶紧查查本地环保督查力度(2),政策收紧的地方猪价准先跌。

第三推手:黑天鹅与灰犀牛
去年7月那场暴雨让河北猪价单日跳涨0.4元(3),今年开春的倒春寒又让运输成本涨了20%(7)。但比起这些,更要命的是藏在报表里的三个隐形炸弹:
- 冻品库存:7说现在库存比去年低15%,这意味着屠宰场随时可能低价囤货
- 替代品冲击:牛肉价跌到45元/公斤(11),抢走15%的猪肉需求
- 资本游戏:牧原这些大厂玩“缩量抬价”(6),散户根本跟不上节奏
自问:怎么预判价格拐点?
记住这个公式:
涨价信号 = 猪粮比破7 + 南北价差超0.8元 + 二次育肥进场量<20%
比如现在猪粮比7.73:1(1),但南北价差只剩0.5元(8),这就是典型的“假上涨真套路”。
个人观点:别看今天全国均价14.54元(7),按6的预测,4月下旬铁定要跌。手里有300斤以上大猪的,建议15号前必须出完;标猪养殖户可以赌五一前的小反弹,但记住设14元止损线。最要紧的是盯紧牧原这些巨头的出栏量(2),他们一放量,咱就得跑得比兔子还快。
标签: 养殖户,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