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价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新一轮暴跌的开始?
老张蹲在猪圈门口,手里的烟头在夜色中忽明忽暗:"饲料价涨了3毛,猪价反而跌了5毛,这账咋算都亏!"他的话道出了全国500万养殖户的集体焦虑。2025年4月13日生猪均价7.3-7.5元/斤的微妙区间,正成为决定行业生死的关键分水岭。

三个反常现象暴露市场真相:
- 标肥价差归零:大猪与标猪同价,显示市场承接力严重不足
- 冻品库存超22%:屠企冷库爆仓,压制鲜肉价格上涨空间
- 能繁母猪存栏仍超预警线4.2%:4066万头的产能堰塞湖高悬
触底时间表曝光:这两个月份最危险
核心矛盾:根据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推算,2025年4-5月将迎来产能释放高峰。若叠加二次育肥抛售,猪价或下探12元/公斤。
乐观情景 | 悲观情景 | |
---|---|---|
触发条件 | 政策收储超20万吨 | 养殖户恐慌性抛售 |
价格底部 | 14元/公斤 | 12元/公斤 |
持续时间 | 2-3周 | 4-8周 |
关键观察指标 | 猪粮比/冻量 | 能繁母猪月度淘汰率 |
1显示,当仔猪价格跌破400元/头时,往往预示底部临近;而5披露的当前自繁自养头均盈利10元,说明产能出清尚未真正启动。

四大因素左右最终底价
1.炸弹倒计时
能繁母猪存栏量需降至3900万头警戒线以下,按当前月度降幅0.8%计算,实质性减产需持续到2025年9月。
2. 饲料成本双刃剑
豆粕价格每涨100元/吨,养殖成本增加0.3元/公斤。但1提到的节粮型饲料技术,可使料肉比降低2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头160斤饲料。
3. 政策工具箱暗藏玄机
冻猪肉收储规模达20万吨可形成短期支撑,但4指出,2万吨的试探性收储对当前供需失衡杯水车薪。

4. 消费端惊现转折信号
清明假期白条成交量环比增15%的假性繁荣后,4月12日批发价已回落0.5元/公斤,暴露需求复苏脆弱性。
养殖户生存指南:三个保命策略
策略一:成本控制生死线
采用1推荐的1%核心小料配方,将饲料成本控制在1.42元/斤,比传统模式节省18%。同时淘汰PSY低于24头的低效母猪。
策略二:出栏节奏定盈亏
130公斤以上大猪立即出栏,110-120公斤标猪可赌中秋行情,但需密切跟踪5披露的屠宰企业冻品入库动态。

策略三:疫病防控生死劫
春季需重点防范1提示的蓝耳病六大征兆,特别是母猪流产率超8%、猪群带毒率30%以上等危险信号。
未来三个月关键推演
5月或现价格深蹲:产能释放+冻品抛售双重打压
6月酝酿技术反弹:二次育肥入场+政策预期炒作
7月定调全年走势:能繁去化进度决定反弹高度
站在2025年4月的十字路口,猪价正如绷紧的弹簧——压得越狠,反弹越猛。但别忘了3的警示:当前压栏生猪均重已达135公斤,这批"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踩踏式出栏。或许正如河南老养殖户老李所说:"猪周期从未消失,它只是换了个马甲继续收割贪心的人。"
标签: 拐点,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