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蹲在猪圈门口抽闷烟,看着手机里的猪价播报直叹气:"养到280斤还亏150块,这行情到底咋回事?"这事儿得从根儿上刨,上个月我跑了六个生猪主产区,发现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居然还比正常保有量多5.3%,您说这猪价能不跌吗?

为啥母猪越减栏猪价越跌?
今年三月农业农村部数据明明白白写着能繁母猪存栏量降了2.9%,可仔猪价格反倒从600元/头跌到400元。跟山东养殖大户喝酒时他吐真言:"都在玩数字游戏!淘汰的都是老弱病残,高产母猪压根没动。"这就像把破车卖了说车队缩编,实际运力一点没少。
饲料降价反而成了催命符?
豆粕价格从去年4800元/吨跌到3800元,照理说该省钱了是吧?可河南养殖场老板算过细账:饲料成本降10%,养殖户就敢多养15天。结果就是大猪扎堆上市,现在市场上300斤以上的肥猪占比达到27%,创五年新高。这就好比超市打折,大妈们拼命囤货,最后菜都烂在家里。
冻肉库存藏着什么猫腻?
重点屠宰企业库存量这个月悄悄涨到34.2%,比去年同期高出11个百分点。知道这意味着啥吗?相当于全国每人多分2斤冻猪肉。我扒过某上市企业的财报,他们冷库折旧费每吨每天才0.8元,存着冻肉比存银行利息还划算。可这些"僵尸肉"就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市场。

进口猪肉捅了多大娄子?
1-5月猪肉进口量暴涨63%,西班牙肋排到岸价才11元/斤,比国内成本价还低3块。江苏某食品厂采购经理跟我说实话:"进口肉做火腿肠,每吨原料省4000块。"这哪是进口猪肉,简直是往养殖户心口插刀。
消费习惯改变要背多少锅?
年轻人现在下馆子都改吃牛肉火锅了,食堂猪肉采购量连续三年下滑。更绝的是预制菜企业,去年用鸡肉替代猪肉的比例提高了18%。就像当年方便面被外卖打败,猪肉这回真是遇上硬茬了。
二次育肥怎么就成了接盘侠?
现在行业内有个怪圈:猪贩子6块钱收的标猪,喂两个月8块钱卖屠宰场,看着赚2块差价,实际扣除饲料人工净亏5毛。河北老李头不信邪,压栏到340斤,最后5.8元/斤贱卖,倒贴运费。这就跟炒股追涨杀跌一个道理,总觉得自己不是最后一棒。

独家数据放送:现在淘汰1头母猪政府补300元,但新建自动化猪舍每平米补贴150元。我跟踪的养殖户里,果断减产转型的反而比硬撑的多赚15%现金流。再说个秘密:广东某集团猪企正在悄悄卖种猪,他们内部预测明年上半年猪价都难破8元,这信号够明显了吧?
标签: 生猪,跌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