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黄曲霉标准 饲料霉菌毒素标准是多少

  • 作者:养猪智慧
  • 发布时间:2024-10-19
  • 阅读:143
  • 来源:https://www.chazhujia.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猪饲料黄曲霉标准这个问题,国家饲料标准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是多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饲料霉菌毒素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国家法规规定饲料中这种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由约20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以B1、B2、G1、G2及M1最为重要。敏感性:猪>牛>鸭>鹅>鸡。

法律依据:《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二条农业、粮食、商业、轻工、外贸、交通运输等部门应积极改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条件,共同协作,防止食品发霉变质,做好防霉去毒工作。

国家饲料标准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是多少

国家法规规定饲料中这种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由约20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以B1、B2、G1、G2及M1最为重要。敏感性:猪>牛>鸭>鹅>鸡。

猪饲料黄曲霉标准 饲料霉菌毒素标准是多少
(来源网络,侵删)

我国于1990年11月26日颁布了《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规定:为确保婴幼儿健康,粮食部门应提供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的粮食,利用含有黄曲霉毒素超出允许量标准的粮食、油料及油品加工食用时,必须在工艺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毒性,产品符合标准后方可供食用。若有违反规定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黄曲霉素AF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的菌株产毒能力差异很大,除基质以外,温度、湿度、空气均是AFT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必要条件。研究者发现AF和寄生曲霉的最佳生长条件为33~38℃,pH为5.0和Aw(水分活性)为0.99。

温度在24~28℃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故南方及温湿地区在春夏两季易发生AF中毒,有的作物甚至在收获前或收获期就可能被AF污染。

AF常常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AF。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AF的检出率比较高。在中国总的分布情况为:华中、华南、华北产毒株多,产毒量也大,东北、西北地区较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霉菌毒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曲霉素

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标准是多少

1、对养牛生产影响较大的毒素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最强的致癌物,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雌激素类似物,牛食用之后会扰乱生殖内分泌平衡,引起流产、受胎率下降及仔猪阴门红肿等病症。

2、除以上两种,对我国养牛业影响较大的还有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伏马毒素的主要靶器官为肺脏,造成免疫抑制,使猪群对呼吸道病原抵抗力下降。呕吐毒素因大量情况下会引起呕吐而得名,主要损害猪的消化道,影响饲料适口性和采食量。

3、国标中关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最高限量

4、饲料中毒素检测不超标未必一定安全:

5、由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产生和分布不均匀,所以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

6、多种毒素往往同时存在,不同毒素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导致单一毒素不超标也可能致病

7、所以企业在制定现场标准时宜低于国家最高限量标准。

最新饲料霉菌毒素标准

1、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等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值为100μg/kg。

2、玉米、豆粕、麦芽等单一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值为20μg/kg。

3、仔猪、生长育肥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等动物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值为50μg/kg。

4、产蛋鸡、肉用鸡等动物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值为10μg/kg。

饲料中黄曲霉素多少不超标国家执行的标准是多少

1、饲料卫生标准 GB 13078-2024卫生指标项目产品名称指标试验方法备注 5

2、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每千克产品中),μg米、花生饼(粕)、棉籽饼(粕)、菜籽饼(粕)≤50,豆粕≤30,仔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10,生长肥育猪、种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20,肉用仔鸡前期、雏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10,肉用仔鸡后期、生长鸡、产蛋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20,肉用仔鸭前期、雏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10,肉用仔鸭后期、生长鸭、产蛋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15,鹌鹑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20,奶牛精料补充料≤10,肉牛精料补充料≤50。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黄曲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