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畜牧业中,饲料是保障牲畜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氨化饲料作为一种特殊的饲料类型,其制作方法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许多人都想知道氨化饲料怎样制作,以及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这直接关系到饲料的质量和牲畜的养殖效益。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氨化饲料的制作相关内容。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氨化饲料。氨化饲料是通过利用氨水、液氨或尿素等含氨物质对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进行处理而制成的。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制作氨化饲料的原料选择很关键,一般多采用麦秸、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秸秆。这些秸秆来源广泛且成本较低,在进行氨化处理前,要确保秸秆的质量,应选择无霉变、干净整洁的秸秆。如果秸秆本身已经发霉变质,那么制作出来的氨化饲料不仅不能为牲畜提供营养,还可能导致牲畜生病。
接下来就是氨化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常见的有堆垛法,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先将地面清理干净并铺好塑料薄膜,然后把准备好的秸秆均匀地铺在薄膜上,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30 - 50厘米左右。接着按照一定的比例喷洒含氨物质,比如使用尿素时,一般每100千克秸秆可以用3 - 5千克尿素。喷洒要均匀,边喷洒边翻动秸秆,使尿素溶液能充分与秸秆接触。之后用塑料薄膜将秸秆密封好,密封的好坏直接影响氨化的效果,如果密封不严,氨气泄漏,氨化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密封过程中,可以用土或其他重物压在薄膜边缘,确保密封严实。堆垛完成后,需要根据环境温度来确定氨化的时间,一般在夏季温度较高时,2 - 3周即可完成氨化,而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可能需要6 - 8周。
还有窖池法,这种方法适合大规模制作氨化饲料。先挖好合适大小的窖池,一般长方形或圆形均可,窖池的大小要根据需要处理的秸秆量来确定。挖好后要对窖池内部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避免杂质和细菌对氨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将秸秆放入窖池内,同样要保证秸秆的质量和投放的均匀性。然后按照相应的比例添加含氨物质,比如使用液氨时,要注意操作安全,因为液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添加完成后,迅速用塑料薄膜将窖池密封好,密封的方式和堆垛法类似,但要更加注意密封的牢固性,防止氨气泄漏。氨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窖池的情况,查看薄膜是否有破损等问题。

在氨化饲料制作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含氨物质的浓度要合适,如果浓度过高,可能会对牲畜造成伤害,浓度过低则无法达到良好的氨化效果。另外,在氨化完成后,打开密封的薄膜时,要让氨气充分散发一段时间,避免牲畜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气而中毒。在使用氨化饲料时,可以先取出一部分让牲畜少量采食,观察牲畜有无异常反应,如果没有问题,再逐渐增加饲喂量。
相关拓展
氨化饲料对不同牲畜的饲喂效果有何差异?不同的牲畜,如牛、羊、马等,它们的消化系统和营养需求各不相同。对于牛来说,氨化饲料可以很好地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因为牛的瘤胃微生物可以更好地利用氨化后的营养成分。而对于羊,虽然也能从氨化饲料中受益,但由于羊的采食习惯和消化系统的特点,在饲喂量和饲喂方式上可能与牛有所不同。马的消化系统相对较为敏感,在使用氨化饲料时需要更加谨慎,可能需要经过一定的适应期,而且要注意氨化饲料在马日粮中的比例。了解这些差异,可以让养殖户更合理地利用氨化饲料来满足不同牲畜的生长需求。
相关问答
问:氨化饲料可以长期保存吗?答:如果保存条件良好,密封严实且环境温度适宜,氨化饲料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但一般建议在氨化完成后的一定时间内使用,以保证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问:制作氨化饲料时可以添加其他物质吗?答: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要注意添加的比例和方法,不能影响氨化效果。
问:氨化饲料对幼畜是否适用?答:幼畜的消化系统还不够完善,在使用氨化饲料时要谨慎,可以少量尝试,观察幼畜的反应,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可以逐渐增加用量。

问:氨化饲料制作过程中氨气泄漏有什么危害?答:氨气泄漏会导致氨化效果不佳,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氨气对环境有污染,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也有危害。
氨化饲料的制作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要点,从原料选择到具体的氨化操作,再到后续的使用和保存,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饲料的质量和牲畜的健康。了解氨化饲料制作相关的知识,可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能保障牲畜在采食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标签: 氨化,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