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饲料容易发霉 养殖场要如何预防饲料发霉

  • 作者:猪价风向
  • 发布时间:2025-03-08
  • 阅读:411
  • 来源:https://www.chazhujia.com/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哪些饲料容易发霉,以及通常什么情况发酵饲料会发霉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养殖场要如何预防饲料发霉

一、饲料在储藏中的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饲料质量的变化, 配合饲料在储藏过程中,如果通风不好,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自身会发热,导致蛋白质变性。饲料颜色逐渐变深变暗,光泽逐渐消失,鱼腥味也逐渐淡薄,商品感官质量下降。 必需脂肪酸很容易发生氧化,降低了脂肪的营养价值,并不利于鱼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在储藏过程中,其营养价值也会逐渐降低。在正常保管条件下,配合饲料的质量一般可保持一年。

2.外在因素影响,低温、干燥和密封条件有利于饲料的储藏。在霉菌适宜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下,饲料容易发霉。 鼠类是饲料仓库危害较大的动物,他们糟蹋饲料、传染病菌、污染饲料,所以要注意灭鼠。

1.仓库设施,储藏饲料的仓库应不漏雨,不潮湿,门窗齐全,防晒、防热、防太阳辐射,通风良好;必要时可以密闭,使用化学熏蒸剂灭虫;仓库四周阴沟畅通,仓内四壁墙角刷有沥青层,以防潮、防渗漏,仓库顶要有隔热层,仓库墙粉刷成白色以减少吸热;仓库周围可以种树遮阳,以减少仓库的日照时间。

哪些饲料容易发霉 养殖场要如何预防饲料发霉
(来源网络,侵删)

2.饲料合理堆放,饲料包装一般采用编织袋,内衬塑料薄膜。塑料薄膜袋气密性好,能防潮、防虫、避免营养成分变质损失。袋装饲料可码垛堆放,堆放时袋口一律向里,以免沾染虫杂,并防止吸湿和散口倒塌。仓内堆装要做好铺垫防潮工作,先在地面上铺一层清洁稻壳,再在上面铺上芦席。堆放时不要紧靠墙壁,要留一人行道。堆形采用“工”字形和“井”字形,袋包间有空隙,便于通风,散热散湿,散装饲料堆放可采用围包散装和小囤打围法。围包散装是用麻袋编织袋装入饲料,码成围墙进行散装;小囤打围是用竹席或芦席带围成墙,散装饲料。如少量也可以直接堆放在地上,量多时适当安放通风桩,以防热自燃。

3.日常管理,加强库房内外的卫生管理,经常消毒灭鼠虫,注意检查并及时堵塞库房四周墙角的空洞。饲料原料进厂时要严格检验,发霉、生虫原料在处理之前不准入库;要注意控制库内温度和湿度,使之分别为小于15℃和小于70%;采取自然通风(经济、简便,缺点是通风量小,且受气压温度的影响)或机械通风(效果好,但消耗一定能源,增加成本),以降低料温,散发水分,以利于储藏。

三、饲料应如何防霉、防虫、防鼠害

A.防霉措施1:引起饲料霉变的三个主要条件是湿度、温度和氧气。如果我们能控制这三个条件,即可有效地防止霉变。

(1)控制饲料水分: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在12%以下,如果将水分含量控制在10%以下,则任何微生物都不能生长;配合饲料的水分含量大于12%,或空气湿度大,配合饲料会返潮,在常温下易发霉。

(2)改善贮藏条件:贮藏饲料和原料的仓库要求干燥、通风良好。仓库侧壁下方应做防潮、防水处理;饲料及原料不应直接堆放于地板,而应堆放在木板上;贮料仓库上方和料与墙壁间要留有空隙。

(3)原粮应装入内衬塑料袋的麻袋,尽量装满并扎紧袋口,此后因为原粮本身的呼吸作用,消耗了袋中的氧气,抑制霉菌生长。

B.防霉措施2:缩短饲料成品和原粮的储存时间,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使用原则。

C.防霉措施3:添加养殖业防霉杀菌剂

D.防止虫害和鼠害:在适宜温度下,害虫大量繁殖,消耗饲料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在害虫集中区域温度可达45℃,所产生之水气凝集于配合饲料表层,而使其结块、生霉,导致严重变质,如果温度过高,也可能导致自燃。鼠类啃吃饲料,破坏仓房,传染病菌,污染饲料,是危害较大的动物。为避免虫害和鼠害,在贮藏饲料前,应彻底清扫仓库内壁、夹缝及死角,堵塞墙角漏洞,并进行密封熏蒸处理。从卫生着手控制鼠类的繁殖和活动,把鼠类的生存空间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它们难以找到食物和藏身之所。药物灭鼠法比较常用,优点是见效快、成本低,缺点是容易引起人中毒。

杀菌、除霉、防霉、防腐的是饲料生产、运输、保存关键控制的一环,是确保养殖业出品的品质关键。

饲料霉变的原因有哪些,饲料霉变的原因介绍

1、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最易污染饲料的霉菌大部分属于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它们大多数属于嗜温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为20~30℃。其中,曲霉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左右,青霉菌属为25℃左右,镰刀菌属一般为20℃左右,其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 霉菌的生长繁殖与地区气候条件和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在我国南方的梅雨季节,霉菌生长繁殖最旺盛,饲料霉变大多发生在这个季节。

2、饲料原料如果含水量高,在贮存时容易霉变。而且这种原料如不经干燥处理即用于配合饲料生产,常会导致其产品的水分含量超标,并使产品也易于霉变。玉米、麦类、稻谷等谷实类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为17%~18%时是霉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条件。粉碎后的谷实类在水分含量高时更易发霉。 饲料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防霉含水量(或称安全水分)之下(如谷实类一般为14%以下)。

3、(3)饲料加工、包装过程中出现问题

4、在颗粒饲料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冷却器及配套风机选择不当,或使用过程中调整校对有偏差,导致颗粒料风量不足或冷却时间不够,致使生产的颗粒料水分含量及料温过高,这样的颗粒饲料装袋后易发生霉变。在饲料制粒系统的颗粒料提升料斗和管道中积存的物料,如果未定期清理,可形成霉积料,脱落后进入成品仓和包装袋,会引起整批颗粒料霉变。

5、饲料仓库潮湿、鼠患严重,库区清扫不及时和消毒不彻底,饲料堆垛不合理,库存时间过长,运输时饲料受到雨淋、曝晒等,都容易引起饲料霉变,另外,原料仓长期不清理或受到污染,积存在原料仓的物料也易于发霉。

通常什么情况发酵饲料会发霉

物料发霉的三要素:水分、氧气、温度。发酵饲料本身水分充足,发酵过程也会有温度物料升温现象,所以只要发酵饲料接触到氧气,就很容易发霉变质。也就是说,如果发酵的容器、袋子有漏气或者开封后的发酵饲料不能及时用完,饲料就很容易会发霉。

怎么判断饲料有没有发霉

1、通过看、摸、闻、尝等几种简易感官可以判定方法鉴别饲料是否霉变。

2、方法1:发霉后的玉米表现玉米皮特别容易分离;

3、方法2:观察胚芽,玉米胚芽内部有较大的黑色或深灰色区域为发霉的玉米,在底部有一小点黑色为优质的玉米;

4、方法3:口感上,好玉米越吃越甜,霉玉米放在口中咀嚼味道是很苦的;

5、方法4:饱满度上,霉玉米比重低,籽粒不饱满,取一把放在水中有漂浮颗粒。

6、豆粕的毒素污染程度完全取决于豆粕中豆皮的含量,因为豆皮是霉菌毒素最浓缩的地方,豆皮含量越高,豆粕的霉菌毒素含量也越高。

7、方法1:看形状,优质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或粉状,偶有少量结块。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另外,若豆壳太多,则品质较差。

8、方法2:观色泽,优质豆粕为淡黄褐色至淡褐色,色泽一致。如果色泽发白多为尿毒酶过高,如果色泽发红则尿毒酶偏低。淡黄色豆粕是因为加热不足,暗褐色或深黄色豆粕是因为过度加热所致,品质均较差。

9、方法3:闻味道,优质豆粕具有烤豆香味,不应有腐败、霉坏或焦化味、生豆腐味及豆腥味(新生产的豆粕有豆腥味)。而掺入了杂物的豆粕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加热严重过度时有焦糊味;加热不足的含在口中则有生大豆的腥味。

10、方法4:凭经验,安全水分内的豆粕用手抓时散落性好,水分过高的豆粕用手抓则感觉发滞。

11、方法1:闻,新鲜的麸皮有淡淡的麦香味,反之,则没有,甚至有臭味;

12、方法2:摸(抓),水分干的麸皮,用手抓紧松开,麸皮立即就会散开,散开慢的,说明水分大;

13、方法3:仔细看,有特别白特别细的白粉,说明掺有滑石粉;皮发绿黄的说明有稻糠的加入。

关于“哪些饲料容易发霉”这个问题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那么可以持续关注本站。


标签: 发霉,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