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断奶的小猪拉稀不止?八成是饲料没选对! 广西养殖户老陈去年用错教槽料,30头仔猪拉稀死了6头,直接损失5000元。现在市面上小猪饲料五花八门,到底该怎么选?咱们先从饲料形态说起。

选对饲料类型比价格更重要
养猪老手都知道,饲料形态直接影响小猪的肠道健康。根据2025年3月的行业数据,颗粒料的料肉比比粉料低0.3,但成本高12%。这里有个关键选择标准:
- 断奶前7天:优先用粉料拌温水,就像给婴儿喂米糊,既好消化又能诱导采食
- 断奶后15天:换成直径2毫米的颗粒料,这时候小猪牙齿发育了,啃得动硬食
- 保育阶段:颗粒料混10%发酵饲料,既能防腹泻又能省8%饲料钱
⚠️ 血泪教训:千万别用大颗粒料喂仔猪!河南张哥去年图便宜买了4毫米颗粒料,结果小猪吃得慢,日增重比邻居家少0.2公斤。
饲料配方藏着这些猫腻
最近某品牌饲料被曝用羽毛粉替代鱼粉,这事儿给咱提了个醒。好饲料的配方要看三个硬指标:

- 乳清粉含量≥15%:能降低断奶应激反应
- 膨化原料占比>60%:淀粉糊化度越高越好消化
- 酸化剂组合:柠檬酸+富马酸能把胃酸pH值控制在4.5以下
这里有个对比数据:2025年正大饲料的552S配方,比普通饲料多用了3%血浆蛋白粉,结果仔猪日增重提高0.02公斤,每头多赚18.56元。但要注意!高蛋白不等于好饲料,过量蛋白会加重肾脏负担。
不同形态饲料的隐藏成本
咱们算笔实在账(以100头仔猪计):
饲料类型 | 单价(元/吨) | 日采食量(kg) | 料肉比 | 30天总成本 |
---|---|---|---|---|
干粉料 | 4800 | 1.8 | 2.9:1 | 8640 |
湿拌料 | 4600 | 2.1 | 2.7:1 | 9660 |
颗粒料 | 5200 | 1.6 | 2.5:1 | 8320 |
颗粒料看似贵,实际最省钱!广东李姐去年改用颗粒料,每头猪出栏重多5公斤,省下1500元药费。不过湿拌料也有优势——容易发现病猪,哪个猪不吃食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些添加剂千万别省
- 包被丁酸钠:每吨料加200克,能让肠绒毛长高20%
- 复合酶制剂:提高玉米消化率15%,特别适合自配料
- 蒙脱石:遇到拉稀时,按3%比例拌料连喂3天
- 抗氧化剂:夏天必须加,否则饲料7天就酸败
山东王叔的独门配方:颗粒料+2%食用植物油+0.5%益生菌,这样搭配既防粉尘又促生长。去年他的小猪日增重达到0.85公斤,比邻居家高0.15公斤。
说点大实话...
看着现在饲料厂猛推全价料,我倒觉得自配料更灵活!特别是30头以内的小养殖户,用预混料+本地原料,成本能降15%。但要注意三点:
- 玉米必须粉碎过1.0毫米筛,太粗影响消化
- 豆粕比例别超20%,否则容易胀气
- 现配现用,特别是夏天不能超过3天
最后提醒新手:换料要过渡7天!突然换料会让小猪应激腹泻。下回咱们聊聊怎么用豆腐渣替代部分精料,保准让您家猪吃得又省又健康~
标签: 选料,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