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很关注“贸易战猪饲料价格”这个问题,那么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猪吃豆粕好还是饲料好
1、我们都知道,大豆是猪饲料的主要成分之一,而且很多卖家都会告诉我们,豆粕的含量越高对于猪的生长越有好处,但是不好的一点是豆粕的含量增加的同时价钱也会增加,这样养殖的成本就上去了。尤其是今年,我们又和美国发生了贸易战,虽然已经斗争了很久,但是现在还是处于白热化的阶段,而我们的大豆主要就是从美国进口的,所以就导致了大豆价格的直线飙升,但是我们在养猪的过程中真的需要那么大量的豆粕吗?或者说是大豆的含量越多猪就会长得更好吗?
2、其实之前都有一个研究所研究过这样的一个课题,把同样品种的猪分成两圈,在平时喂养的过程中,除了饲料中豆粕的含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比较两个猪圈中的猪体重的变化,发现其实豆粕含量较低的那边反而是略胜一筹,虽然这个时间并不是那么的严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面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其实是没有必要刻意的去使用豆粕含量高的饲料的。
3、其实现在有很多的养殖场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一些新的养殖方式,而且现在的饲料的种类也有很多了,比如说青饲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过虽说豆粕的需求量不需要那么大,但也是无法缺少的,当下的这个情况是我们需要找到豆粕的替代品,来降低猪场的成本。
中美贸易战会对国内有什么影响
在贸易问题上,美国执意要和中国较劲。意识到会将本国农民送上贸易战前线当“炮灰”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本以为开几张“空头支票”,就能弥补贸易战在美国造成的“伤害”。

据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中国在贸易战上火力全开的话,遭殃的不仅仅是美国农民,全美有2742个县会被打成“筛子”,其40个产业的就业率都将遭殃。
更惨的是,由于此次受影响的县遍布全美,而所谓“国际贸易战”实则牵动美国本土经济链,中国的“贸易枪口”不会区分美国政治“红蓝”派别,打伤美国经济的同时,也可能会扭转美国目前的政治局面。
在中国的“贸易枪口”下,美国将“千疮百孔”
报告首先分析特朗普“301调查”招惹来的,美国40个产业、234项商品可能遭到的中国关税影响。布鲁金斯学会着重指出,如果中国“火力全开”,美国将有超过210万个工作岗位遭到影响。
其中不乏有汽车、轻机械、发动机生产等总计约73万工作岗位;猪肉、屠宰业的14.7万人;水果、坚果产业的18.7万人等。在这些数字前,观察者网报道的美国豆农(5000工作岗位)、葡萄酒商(6万工作岗位)只是陪衬。
对此,布鲁金斯分析认为,在贸易问题上,中国的贸易官员可能比美国同行更懂得“如何出招”,不论高端还是低端、工业还是农业、大宗还是特殊,中国全部瞄准。
对比这40个行业的产地,布鲁金斯学会给出“或受中国关税影响的全美县级工作岗位示意图”。若按占比来算,美国农村、中西部地区遭殃。对此,这家美国一线智库写道:“针对美国的生产体系,中国关税攻势花招很多、范围很大”。
可以看到,美国中西、南部几个汽车制造组装重地,以及中部农业地段弱点暴露无遗。 洛杉矶的塑料、加州纳帕县的葡萄酒、华盛顿州斯诺克米西县的波音零部件制造产业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不看比例,美国西部沿海地区、以及全美的城市地区的县,受中国关税影响的程度更加突出。这与此前“农村、中西部遭殃”的情况行程互补。报告写道,“虽然 遭贸易战波及的美国工作岗位不会多得离谱,但‘受灾区域’范围很广,散布很开。”
贸易战若要全面开打,并不是中美之间博弈般的“横向填空”。正如布鲁金斯学会此前强调,“任何贸易问题都和本国的产业链挂钩”。言下之意,中美的贸易摩擦,并不是“没有被对方点名”的企业就不会受到影响,战况很可能会波及到美国产业链的方方面面。
针对这样的情况,经济问题就变成一个政治问题。报告在罗列40个产业、超过210万受影响的工作岗位后,深入到这些美国县背后的政治立场上,结果发现:“中国的贸易枪口是不分政治谱系的”。
以2024年美国大选为前提,本次贸易摩擦中,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县(52%),和支持希拉里的民主党县(48%),几乎平均分摊了这210万的工作岗位。
但就“受影响县数量”来看,结果会让2024年大选的胜出者、如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更加不安——共和党县占总数的82%(2247/2742),而民主党只有18%(439/2742)。
这样造成的结果非常讽刺。特朗普大肆渲染贸易战之际,恰逢特朗普支持率节节攀升(截止4月4日至51%),而眼下离美国2024年的中期选举只有7个月。而布鲁金斯给出的分析是给“捷报频传”的特朗普头上浇冷水——如果继续贸易战,美国总统不仅盼不到“蓝转红”的奇迹,甚至可能保不住那些“深红票仓”。
而这样的分析结果也让美国国会胆寒。在观察者网此前的报道中,美国很多主流媒体对这次中期选举后,“共和党能继续保持国会内优势”表示悲观。如今不管如何计算,“深红县”依然是“最受伤”的地区。对此,布鲁金斯学会总结道,“中方的贸易施压下,美国目前的政治局面可能会遭到扭转。”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是美国著名的公众政策研究机构。作为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智库,其足迹遍布美国自上世纪初以来各个时代的重要经济、政治变革。该机构也曾被《外交政策》评为全球第一智库、对公共政策辩论最有影响的智库。
贸易战对期货有什么影响
钢铁行业——暗度陈仓,不必忧虑
由于美国对我国钢铁钢材出口持续“双反”,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量在近几年中占比都较低。2024年美国共进口钢材3593万吨,进口中国钢材产品78.4万吨,位居第11位,仅占美国进口总量的2.2%。近几年中国钢材出口走的“暗度陈仓”路线,具体来说就是先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然后间接出口到美国,或出口到韩国继续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这些钢材的出口总量甚至要大于直接出口至美国的总量。我国现货市场还是以内销为主,出口量几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国内需依然较好,不必过分忧虑,我国整体经济形势依然较好,内需强劲。
新能源行业——影响有限,持续关注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表现突出,出口量达到10.6万台,其中机动车的出口占比达到10.01%;2024年新能源车出口金额达到了3.27亿美元。分出口国来看,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纯电动乘用车为214台,金额达到165万美元;向美国出口的插电混动乘用车为1042台,金额为6115万美元,在所有出口国家中美国排位第一。
中国一些自主品牌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的战略步伐可能受到影响。但美国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地,同时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国的技术和零配件,对销量的影响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国品牌进入中国可能会被征收高额关税。“早在双反的时候,美系车部分车型就很受影响,美国这么大力度贸易战的话,汽车行业肯定会受到波及。早在2024年,商务部宣布对产自美国的部分大排量进口汽车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涉及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及奔驰、宝马、本田的美国公司等企业。”
全球油气行业——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对于油气行业来说,整条石油供应链上,管道、平台、石油钻机和加工设备都依赖于钢铁。美国油气管道进口钢铁用量占用于建设项目的钢铁总量的四分之三。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很可能对液化天然气(LNG)新项目的投资造成破坏。LNG项目向来耗资颇巨,通常需要买家以固定价格作出长期承诺,以便为开发商提供财务上的确定性。若缺少了这份保障,开发商或许就不会为LNG终端项目开绿灯放行。
贸易战可能拖垮全球经济。尽管地缘政治危机令上周油价走高,但随着中美展开贸易对决,股市情况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样大跌。目前,市场已经有所猜测,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增长而言不是个好消息。受此影响,油价也将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车产业——汽车无妨,零件遭殃
因为中美进出口汽车现在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进口车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2024年中国进口车型排名前十的企业中,美系车企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24年进口到中国市场的数量为6.47万辆,同比增长78.5%。 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2024年进口到中国的数量是1.7万辆,同比增长51.6%。相比于中国市场年销超过2000万辆的基数而言,中美汽车进口市场的变动对于整体车市的影响不会太大。
但是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很多都是来自国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口原材料在中国生产后出口,因此影响的波及面世相对较广的。
通讯行业——依存度低,影响有限
由于美国对华一直保持严禁美国运营商使用中国通信主设备产品的政策,所以华为、中兴等的通信网络设备在美基本没有销售,市场依存度低,贸易战对其影响不大。
化工行业——短期影响,问题不大
中美贸易战会增加化工行业及其上下游的贸易成本,但短期看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小,本次调查可能涉及的产品集中在机电、通讯、信息技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方面,而化工领域主要为基础原料,较少涉及到技术纠纷,而国内新材料又主要瞄准的是进口替代;而且,2024年中国与美国在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方面的贸易逆差为7亿美元,不存在贸易顺差,我们本次301调查暂时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小。
纺织服装行业——订单转移,冲击很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同时,纺织品服装出口也是我国贸易出口的重要组成。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前10大市场中,美国占第一位,中国和美国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上有巨大贸易顺差。目前美国对这个行业关税不是很高,如中国服装常见产品类关税一般在10-20%左右,这些产品的关税若提升至45%将对出口带来较大影响。美国的贸易伙伴很多,除了中国外,它可以从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进行采购,很容易会发生订单转移,作为贸易战中美国强有力的一张牌,纺织服装行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农产品行业——尚未开战,已成重灾
在美中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农业大宗商品俨然成为战火的主攻区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大宗商品购买国,主要满足饲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国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大豆买家,大豆也是美国出口向中国的最大农产品。据美国大豆协会统计,每年美国农民生产的大豆有1/3销往中国,总价值约为140亿美元。该协会周四声明称,如果中国打击报复大豆领域,将令很多美国农民失去赚钱能力、无法生活。 中国如果对美国的大豆和猪肉施加贸易报复,会因需求减少而压低美国相应农产品价格。在今年阿根廷因干旱减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响下,美国豆粕价格面临上行压力,进而增加美国养猪农户的生产成本。
军工产业——全天强势,主力热捧
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场的较大动荡,但越是市场情绪大幅波动时,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从长远来看,此次中美贸易冲突将推动中国进一步加大国内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军工产业是最不受其影响的板块之一,应当获得超额收益。3月24日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成功执行一架次试飞。 随着近期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波音作为美国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国纳入中止减让产品清单的可能性,C919产业链有望间接受益于贸易战升级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
电子行业——一定影响,观望态度
大陆对美出口中电子终端比重较大,但国产品牌在美销售较少,2024年大陆对美出口电子和通讯产品总金额约为1600亿美元,约占对美出口总额的35%。总体而言大陆对美的消费电子产品出口以外资品牌组装代工为主。国产品牌市场开拓仍集中于北美以外地区,其供应链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小。
组装代工环节存在外迁可能,上游零组件仍趋于向大陆集中,在“贸易战”背景下,关税将成为电子产品组装环节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过去十年,大陆电子产业已完成中低端领域的进口替代,同时正迎来历史性的产业升级机遇,我们判断低端的组装环节未来或将出现外迁的趋势(例如印度上调手机关税后部份手机厂将组装环节迁至享受关税优惠的印尼)。而凭借资本优势、工程师红利等有利因素,大陆零组件企业有望向中高端产品线升级,持续提高产业话语权。
中国是美国电子公司的重要市场,美国对华出口中,电子信息类产品的比重约为40%,其中高端芯片、核心设备等是主要的电子产品,如果“贸易战”发酵,对以上美企亦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
好了,关于贸易战猪饲料价格和贸易战对期货有什么影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豆粕,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