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最近猪肉价格咋跌得这么狠?咱村里养猪的老王头,去年还盘算着靠养猪盖新房,今年就天天蹲在猪圈发愁。这事儿可不止老王头一家,全国生猪价格从去年8月最高20.92元/公斤,跌到现在14块多,足足掉了三成多!这到底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仔细聊清楚。

一、供需失衡:养猪的太多吃肉的太少
先说个大白话道理:东西多了就不值钱!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卡在4066万头高位,比国家定的正常保有量多出4.2%。啥概念呢?相当于全国养猪场多养了170万头能下崽的母猪!更吓人的是,3月份出栏量直接冲上1509万头,比上月暴增20%。
这儿有个对比表看着更明白:
| 时间 | 能繁母猪存栏量 | 单月出栏量 | 猪价走势 |------------|----------------|------------|-----------|
| 2025年8月 | 4100万头 | 1200万头 | 20.92元↑ |
| 2025年3月 | 4066万头 | 1509万头 | 14.73元↓ |
举个现成例子:去年大伙儿看猪价涨得猛,山东临沂的养殖户老张贷款扩建猪圈,结果今年猪养肥了,价格却比饲料跌得还快,现在每卖一头猪要倒贴200块。

二、消费变天:年轻人不爱吃猪肉了?
"现在年轻人顿顿吃轻食,咱这猪肉卖给谁啊?"这是河北屠宰场老李的抱怨。数据显示,80后家庭猪肉消费量比他们父母那辈少了三成,反而牛肉、鸡肉销量年年涨。
更气人的是消费旺季也不灵了!往年冬至腌腊肉能带动猪价上涨,今年南方腌腊季采购量直接腰斩。有经销商透露,去年这时候每天能卖30头猪,今年能卖15头就算烧高香了。
三、成本与政策的双面夹击
饲料成本跟坐过山车似的,去年玉米1.6元/斤,今年跌到1.2元,看着是好事吧?但豆粕价格又突然暴涨,养殖户刚调整好饲料配方,成本"唰"的一下又上去了。

政策方面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国家既要"稳产保供",又要"防止产能过剩"。就像河南老赵说的:"上个月刚领了养殖补贴,这个月就说要控制存栏量,咱老百姓到底该听哪头的?"
四、市场情绪的连锁反应
现在养猪圈流行句话:"跑得快,少亏点!"很多养殖户看着价格往下掉,宁可提前出栏也不愿冒险压栏。结果就是市场上标猪(110公斤)扎堆卖,价格越压越低。
更绝的是二次育肥的套路也不灵了。以前养到140公斤能多卖钱,现在屠宰场看见大肥猪就扣钱,北方有的屠宰场直接每头扣50块。山东聊城的老刘,把猪养到160公斤,结果每斤反而比标猪便宜5毛钱。

五、未来咋整?听听老养殖户怎么说
要我说啊,现在养猪得学会"三看":
- 看成本:把料肉比控制在2.8:1以内,玉米占比别超过65%
- 看政策:能繁母猪存栏量超过4100万头就赶紧卖,这是官方预警线
- 看天气:夏天养肥猪容易中暑,运输死亡率能到5%,不如趁早出栏
有个反常识的现象:现在仔猪价格倒是涨了,因为大伙儿都赌中秋国庆行情。但据我观察,今年补栏仔猪的养殖户,等到出栏时保准又得撞上价格低谷。要我说,不如把扩建猪圈的钱拿来买保险,好歹能保个本。
最后提醒各位新手:千万别信"抄底"的鬼话!我二舅08年养猪赔得底朝天,就是吃了盲目扩产的亏。记住喽,养猪这行当,活得久比赚得快重要得多!
标签: 养猪户,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