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肥猪养到一半突然暴毙?八成是踩了这三个坑!
老铁们,您是不是觉得猪瘟都是仔猪的事儿?告诉您个扎心的事实——去年河北李大哥养的300头育肥猪,眼瞅着快出栏了,结果半个月死了80多头!今儿咱就掰扯明白,为啥百来斤的育肥大肥猪也会中招?
真相一:育肥后期竟是猪瘟重灾区?
问题一:不是说打了疫苗就高枕无忧吗?
这事儿得从根儿上扒拉明白。根据2025年全国养殖场检测数据,育肥猪发病高峰集中在130日龄到出栏这个阶段,足足占了全年猪瘟病例的68%!为啥?说白了就是抗体保护到期没续费。
三大要命原因:

- 免疫程序瞎糊弄:多数新手只给仔猪打1针,殊不知育肥期抗体早掉光了
- 饲料偷工减料:玉米掺霉变、豆粕换菜籽粕,免疫力直接打骨折
- 环境埋雷:您瞅瞅这组数据——氨气浓度超20ppm的猪舍,猪瘟发病率翻三倍!
猪瘟抗体合格率 | 仔猪期 | 育肥期 | 出栏前 |
---|---|---|---|
常规免疫场 | 85% | 42% | 23% |
科学免疫场 | 92% | 78% | 65% |
真相二:温和型猪瘟最坑人!
问题二:猪看着挺健康咋突然死了?
这就是隐性感染的厉害之处!去年山东某千头猪场,表面风平浪静,结果抽检发现63%的育肥猪带毒。这种猪有啥特征?
- 体温38.5℃左右(比正常低!)
- 每天多吃2两料却不见长膘
- 粪便时干时稀像在玩变脸
最坑爹的是这种猪一边吃料一边排毒,整个猪圈都成了病毒培养皿。等发现不对劲,往往已经撂倒一大片。
真相三:这些骚操作等于给猪瘟开门!
问题三:我按时打疫苗了为啥还中招?
您可能踩了这三个雷:

- 疫苗当凉水打:大夏天中午打疫苗,冷链成了热链
- 免疫抑制要命:蓝耳、圆环这些病没防住,疫苗打了也白打
- 针头用成绣花针:见过10天不换针头的吗?病毒坐着针头旅游呢!
去年河南老周就吃了这个亏,给200头育肥猪做加强免疫,结果共用针头导致交叉感染,直接损失20多万。
防控三板斧:照着做立省医药费!
第一斧:免疫程序要精准
- 仔猪21日龄首免(别信30日龄的老黄历!)
- 育肥期60日龄二免(必须细胞苗4头份)
- 出栏前30天三免(这个最容易被忽略!)
第二斧:抗体监测不能少
教您个口诀:"滴度不到7,赶紧补一针"。正向血凝试验显示,抗体滴度≥7log2才能扛住病毒攻击。

第三斧:环境控制是根基
- 温度把控:育肥期最适18-22℃(温度计别挂墙上糊弄事!)
- 氨气控制:买个50块的检测仪,超标立马通风
- 密度调整:每头猪至少1.2㎡活动空间(别学沙丁鱼罐头!)
个人观点:未来养猪得走这三条道
- 精准免疫要普及:现在有的场子已经开始按抗体水平定制免疫方案,比一刀切强多了
- 带毒猪必须淘汰:2025年新规要求,抗原阳性猪一律不准进入流通环节
- 智能监测是趋势:广东某场装了体温自动监测系统,猪瘟发现时间提前了整整7天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养猪这行当,早不是当年"一针疫苗管全年"的年代了。您瞅瞅现在这行情,按老法子养的十有八九要踩雷,用新技术的场子反而越做越大。就像咱河北赵县那个示范场,去年出栏8000头育肥猪,猪瘟零发病!人家场长说了秘诀就八个字——科学防控,贵在坚持!
标签: 猪瘟,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