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凌晨五点的猪圈前,老张头该不该卖猪?
老张头蹲在济宁的猪圈门口,手机屏幕映着晨雾。4月13日的报价显示:莱州7.4-7.5元/斤,平度7.4-7.5元/斤,可诸城才7.2-7.3元。这差价够买20斤饲料了!他摸着刚称完的118公斤标猪,想起昨天群里说的"二次育肥能多赚五毛",可5又说"饲料成本月涨18%",纠结得烟屁股都咬烂了。

这时候得算三笔账:
- 饲料账:豆粕4100元/吨,比上月多花500块,这30头猪每天多吃200块
- 天气账:4说北方刮大风运输难,现在卖能省下每头3块的运输损耗
- 政策账:6提醒山东猪粮比6.5:1,自繁自养还能赚15元/头
老张头一拍大腿:"去他娘的二次育肥,先把饲料钱省出来!"当天下午就把猪拉去汶上屠宰场,7.4元成交,比诸城多赚两千块。
场景二:饲料厂老板老李的报价单暗藏啥玄机?
潍坊饲料厂老板老李的报价单,最近成了养殖户的"晴雨表"。4月10日他偷偷把豆粕报价从3800调到4100,第二天就接到20个催单电话——这是7说的"养殖户补栏犹豫"的信号。

看懂老李的套路有三招:
- 周二必调价:观察他每周二更新的价格,要是连续两周涨,赶紧出栏
- 赊账比例:现在赊账从5030%,说明养殖户资金吃紧
- 送货速度:以前三天送到,现在当天就能送,说明需求在降
上个月泗水的王老板发现豆粕周涨200,果断把150头猪提前出栏,躲过了后来猪价0.3元的跌幅。这就叫"饲料涨一寸,猪价退一尺"。
场景三:屠宰场会计小刘的账本泄露天机
在临沂某屠宰场会计小刘,账本里藏着价格密码:

- 收购时间差:早上7点报价7.3,11点就会涨到7.35,宰杀量超过500头必调价
- 体型溢价表:
体重 110kg 120kg 130kg 4月价差 +0.2元 基准价 -0.3元 - 结账方式:现金结算比例超60%,说明猪贩子在抢货
5爆的"河北某集团三连跳价"就是这原理。青州的周大姐发现最近现金结算变多,果断把压栏的80头猪分三批卖,多赚了四千块运费钱。
终极生存指南
- 看天吃饭:刮大风前赶紧卖(参考4运输受阻案例)
- 盯紧集团:牧原、新希望出栏增6.6%就抛售(5预警)
- 政策保底:猪粮比跌破6:1时,国家收储会出手(6数据)
现在山东的猪价就像打麻将——既要防着对家截胡,也得算好自家筹码。昨天聊城的孙老板跟我说,他现在每天记录周边6个县的报价,做成折线图对比。要我说,这比盯着手机报价强多了,至少能看清30公里内的价格洼地。记住啊,在山东养猪,不是比谁养的肥,是比谁跑得快!
标签: 生猪,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