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深夜巡查发现红斑
凌晨三点,手电筒扫过保温箱,三只5日龄仔猪的眼周泛着诡异的红疹——这是渗出性皮炎的前兆。老张去年这时候就栽过跟头,一窝12头猪崽报销了9头。马上抄起碘伏棉球擦洗患处,这可比等天亮再处理存活率高35%。

猪场值班室常备的急救包里得有三样:
- 0.1%高锰酸钾溶液(现用现配,颜色像红葡萄酒)
- 头孢噻呋钠粉针(每公斤体重5mg计算用量)
- 地塞米松注射液(抗炎消肿,但妊娠母猪禁用)
场景二:隔离病猪后的生死72小时
把三只"油皮崽"拎进备用产床时,它们的蹄壳已经开始脱落。用40℃温水兑高锰酸钾(浓度以指尖搓洗不染色为准)给猪崽泡澡,这比单纯擦洗治愈速度快两天。泡完别急着擦干——趁着皮肤湿润,把红霉素软膏和云南白药按3:1调成糊状,厚敷在结痂处。
这时候大群防控更重要:

- 母猪乳头用聚维酮碘溶液擦拭,杜绝奶头传播
- 同窝健康仔猪饲料里拌阿莫西林+黄芪多糖(每公斤料加2g)
产床地面撒生石灰粉吸潮,湿度控制在65%以下
场景三:整窝感染的绝地反击
当半数仔猪出现"龟背状"黑痂时,常规疗法已经不够看。广西某猪场去年用三联疗法救回86%的病猪:
- 头孢喹肟肌肉注射(0.012ml/kg,连打5天)
- 0.2%过氧化氢冲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比高锰酸钾温和)
- 电解多维+葡萄糖兑水全天供应(防止脱水死亡)
千万别犯这两个致命错误:
- ❌ 用同一把剪刀处理多窝仔猪(交叉感染率提升47%)
- ❌ 发病期间做剪牙断尾(死亡率直接翻倍)
长效防控的隐藏开关
真正的高手都在抓这三个细节:

- 妊娠85天母猪注射葡萄球菌疫苗(保护率91%)
- 产前三天用2%氢氧化钠刷洗产床(比普通消毒剂杀菌率高3倍)
- 仔猪3日龄补铁时同步注射亚硒酸钠(皮肤修复速度提升25%)
山东某万头猪场去年改造了智能温控系统,把保育舍温差控制在±1℃,皮炎发病率从18%暴跌到2.3%。这钱花得值——每减少1%的发病率,500头规模场年省药费1.2万元。
下次看见仔猪蹭栏杆,先别急着骂它们调皮——那可能是皮炎早期的刺痒症状。记住,在养猪行当里,会看猪皮肤的才是真把式。
标签: 药费,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