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是否也想知道“仔猪吐食怎么回事”,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呢?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我家仔猪呕吐、拉稀、耳嘴发紫、厌食……
猪“高热病”,主要指一些猪群发生以高热、皮肤发红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猪高热综合征,几乎都为多病原混合感染。自2024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部分地区和猪场不同程度地受到猪高热病的危害。今年5月份以来,华东及中南一些省份的猪场遭受该病的侵袭,大部分发病猪场的发病率为10—90%,病死率50—80%,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今年“高热病”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供各位养猪朋友参考!
发病猪群大都出现高热(40—42.5℃)、皮肤发红、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状况,死亡猪呈明显的败血症变化。 在不同的猪场还伴随着不同的其它症状:有的猪群部分有便秘和腹泻现象,患病猪耳缘发紫,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有的猪群部分猪有神经症状,卧地不起、口吐白沫、抽搐等;有的猪群部分患猪流清或浓鼻涕、打喷嚏、眼分泌物多,出现红眼等明显的结膜炎现象;部分患猪还出现背部毛孔有铁锈色渗血现象;还有少数猪场出现母猪流产等状况。
调查发现,此次猪“高热病”的发病多为中小规模且对猪群进行系统保健不够的猪场,尤其是外购仔猪育肥的猪场。那些免疫和保健做得好的猪场相对较少发病,即使发病,程度相对较轻,猪群死亡率也较低。
猪瘟:此次猪群高热病的发生,尽管是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但猪瘟病毒被公认为感染率偏高,相当数量发病猪群表现出典型的猪瘟临床和解剖病变:肾脏出现针尖状出血点、脾脏梗死、膀胱有出血点,喉头有出血点等,病理组织中检测出猪瘟抗原。

蓝耳病:多数地区的发病猪群的病理组织均曾检测到蓝耳病病毒,临床解剖也常见肺脏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且发病场要么没有做蓝耳病免疫,要么死苗活苗混用,甚至使用一些质量不稳定的活苗,造成免疫混乱,导致蓝耳病可能促使猪群高热病的发生。但此次肥育猪的病死率如此之高,蓝耳病毒是否是直接元凶,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
猪流感:部分发病猪的病料用PCR能检测流感抗原,在有些发病猪场的血清中也检测到H1和H3抗体,个别猪群的病料中,经鸡胚接种分离到可凝集红血球的病毒,疑似H3。
巴氏杆菌:此次猪高热病中,细菌方面分离到最多的是巴氏杆菌,尽管尚未定型,但由于其血清型多,有A型、B型和D型,不但是我国传统猪病—猪肺疫的主要病原,其中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D型更是现代猪病—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主要继发性病原。巴氏杆菌感染可能是此次病猪发生败血症变化主要元凶之一。
链球菌、沙门氏菌和其它细菌:这也是此次发病中检测到相对较多的两种细菌性病原,其中链球菌尚未发现人畜共患的R—2型;临床解剖中常发现肝脏有分散的、小的白色坏死性沙门氏结节,肺有出血性肺炎,盲肠结肠有糠麸样溃疡。在部分发病猪群中也曾分离和培养出副猪嗜血杆菌,有的病料也能镜检到附红体、弓形体等。
支原体:临床解剖中,发现大部分病死猪均有不同程度的支原体感染病变,在发生猪高热病严重的农场,病死猪的肺部不但心叶、尖叶严重肝变,连隔叶的大部分都实变。
从今年5月份开始,华东及中南一些省份天气逐渐炎热,大部分中小猪场因条件简陋,缺乏通风和隔热设施,猪群容易发生热应激,使猪群的抵抗力下降;同时夏季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也有利于细菌在这些消毒不够彻底、卫生状况不佳的中小猪场里大量繁殖。 蚊蝇、蜱、老鼠、昆虫等也增加了病原菌传播的机会。
在此次猪高热病中,猪瘟的发生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只养育肥猪的农场。究其原因,主要是外购仔猪的免疫问题,由于肉猪场购入的仔猪来源杂,体重偏小,日龄不同,猪瘟加强免疫情形不确定,从而难以制定一个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
当前大部分猪场都不同程度存在蓝耳病毒、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病原,一旦应激条件发生,病毒在机体淋巴结大量复制,使猪群的免疫力极度下降,猪群中原先存在或潜伏的病原诸如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等就会乘机发作,这些病菌可能是导致发病猪群败血症死亡的重要原因。
调查发现此次发病的大部分猪场是中小猪场,猪场的条件简陋,猪群也缺乏科学合理的免疫、保健方案。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猪价下跌,养猪户更是减少对猪群健康的投入,放松了对猪群的免疫和药物保健,埋下了疫病爆发的隐患。
值得关注的是,在对病死猪的解剖中发现肺部心叶、尖叶的肝变、实变非常严重,这与人们往往忽视夏季猪群支原体的危害有关。其实夏季猪群的支原体感染仍十分普遍,支原体感染肺部后,会使进入肺部的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的能力降低,加剧蓝耳病毒对肺部的损害;同时破坏呼吸道纤毛,引发细菌的继发感染。
夏季高温和潮湿使饲料较易霉变,霉菌毒素能抑制猪的免疫力,使猪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仍然偏低,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①对猪群高热病发生的几个主要病毒性病原如猪瘟等要选择质量好的疫苗,对免疫猪群进行抗体监测,确保免疫效果。
②外购仔猪由于其免疫状况不确实,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抗体检测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没有检测条件的猪场,至少也要对猪群进行猪瘟5头份的免疫。
③猪场应重视巴氏杆菌的免疫,尤其是小规模的猪场。在做好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联苗免疫的同时,最好补注巴氏杆菌A型弱毒苗。
①坚持自繁自养,防止购入疾病隐性感染猪;外购仔猪育肥的养猪场最好有计划地一次性从同一猪场完成采购,不要分批、分地买猪,以免带进多种病原,同时尽量购买大于35公斤的苗猪,并确认已完成猪瘟加强免疫。
②猪舍及周围环境均需定期消毒,减少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同时做好灭蝇灭鼠工作,阻断疾病传播的生物媒介。
③重视各种应激对猪群的影响。热应激不但影响猪群的生长性能,更严重的是会使猪群抵抗力下降,所以不可轻视猪舍的降温和通风。
④霉菌毒素是困扰当前养猪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不要因为市场上有霉菌毒素吸附就放松对原料的控制,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对原料的几种常见霉菌毒素定期检测。
①高热病重在预防,当猪群大规模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应在疫病未发生时,使用有效的药物组合进行预防。
②此次高热病分离较多的细菌为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经药敏试验,发现其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同时由于发病猪群的支原体感染十分普遍, 针对这次疫情,特别推荐的预防药物组合为:
枝原净100克+金霉素300克+先锋4号(头孢羟氨苄降级粉)100克每吨料用量,全群猪每月使用7天
③实践证明,在高热病的地区,药物保健到位的猪场,能比较有效控制此病的发生。
①立即普查场内猪群的猪瘟抗体情况,必要时做好紧急免疫接种
②肉猪饲养场新购买的仔猪进场后,立即用以上组合药物预防一周,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如维奇抗、德芪康等)抗应激药物。
③加强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做好生物安全。
枝原净100克+金霉素300克+先锋4号(头孢羟氨苄降级粉)100克每吨料用量,全群猪每月使用7天
①对猪群加强观察,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发病猪,必要时断然淘汰。
③如诊断有猪瘟感染,立即对猪群进行猪瘟疫苗加倍剂量紧急接种,此时一定要严格做到注射时一头猪一个针头,以免造成人为传播。
枝原净150克+强力霉素250克+先锋4号(头孢羟氨苄降级粉)150克每吨料用量全群猪每月使用7天
⑤对发病猪尽量在饮水中添加这些药物,因为病猪采食量多半会降低,导致药物剂量不足。对发热猪群还需在其饮水中添加一定量的电解多维、葡萄糖和盐,有助于病猪体质的恢复,降低死亡率。
猪吐食是怎么回事用什么药,大猪和小猪的饲料是一样的吗
1、病毒性腹泻:首先要做的是止泻,可使用利克太保+阿莫西林+硫酸粘菌素+多维太保治疗。2、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针对100斤以内的育肥猪,可在饲料中使用保育太保;针对100斤以上的育肥猪,可在饲料中加入3‰5-‰的小苏打。3、寄生虫:定期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进行定期驱虫。4、母猪孕吐:给孕期的母猪拌料使用母畜太保。5、饲料发霉:拌料使用克霉太保。6、非洲猪瘟:一定要拔牙处理,并使用蓝圆非太保。
病毒性腹泻会导致猪吐食,同时伴随着拉水的现象。针对这一病症,首先要做的是止泻,可以使用:利克太保+阿莫西林+硫酸粘菌素+多维太保。只有解决了病猪的腹泻问题,吐食才能自然停止,以免病毒继续传播,加重病情。
胃肠炎等一系列肠胃病主要是天气寒冷、猪感冒、饮食不卫生等导致的,进而引起猪呕吐不食、拉稀腹泻等症状。针对这类病症,可在饲料中使用:保育太保(针对100斤以内的育肥猪)。针对100斤以上的育肥猪,可以在饲料中加入3‰5-‰的小苏打。如果呕吐情况比较严重,可以使用:西咪替丁+庆大霉素进行。
寄生虫导致的猪呕吐,在小猪中最为常见,它们可以寄生在猪的肠道内,破坏肠粘膜,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针对这一病症,可以定期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给猪进行定期驱虫。
母猪怀孕期间食欲会增强,当进食过多时,容易产生过量的胃酸导致吐食。针对这一病症,一般可给孕期的母猪拌料使用:母畜太保,从而调理母猪的肠胃功能,解决孕吐等不良反应。
发霉的饲料含有霉菌毒素,它会破坏猪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猪吐食或厌食。针对这一病症,建议养殖户拌料使用:克霉太保,以消除霉菌毒素,预防并治疗饲料发霉导致的吐食现象。注意:发霉变质的饲料坚决不要喂猪。
患有非洲猪瘟的病猪最初症状都是从呕吐开始的, 一旦发现猪吐食就不要掉以轻心,如果确定是非洲猪瘟,一定要拔牙处理,并使用:蓝圆非太保,给猪群拌料,净化下蓝耳圆环等底色病,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非洲猪瘟的感染。
二、大猪和小猪的饲料是一样的吗
1、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是不同的,所以大猪和小猪的饲料也有很大的差异,它们的饲料配方、营养和价格均有不同。正常养殖商品猪使用的饲料有哺乳仔猪料(代乳料)、小猪料(断乳小猪过度料)、中猪料、大猪料(育肥期料)。
2、乳猪(10-15公斤)饲料配方可以为:玉米61%、豆粕30%、麸皮4%、预混料5%。小猪(15-35公斤)饲料配方可以为:玉米68%、豆粕27%、预混料5%。中猪(35-60公斤)饲料配方可以为:玉米68%、豆粕20%、麸皮7%、预混料5%。大猪(60公斤以上)饲料配方可以为:玉米70%、豆粕16%、麸皮9%、预混料5%。
猪吃了吐,吐了又吃是怎么回事,猪仔拉白屎这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饲料粉的太细了,特别是用预混料喂猪的养猪场出现胃溃疡和呕吐的情况比较多。也可能是浅表性胃炎或者胃溃疡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呕吐,猪的胃受到刺激会出现炎症和胃溃疡。刚开始病猪体温不高,偶尔有厌食的,也有吃了吐,吐了再吃的,这种情况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猪胃浅表性胃炎。
一、猪吃了吐,吐了又吃是怎么回事?
1、猪吃了吐,吐了又吃可能是饲料粉的太细了,特别是用预混料喂猪的养猪场出现胃溃疡和呕吐的情况比较多,这个时候小猪饲养用1.0的筛片粉,中猪用2.0的筛片,而母猪用3.0的筛片。
2、猪吃了吐,吐了又吃也可能是浅表性胃炎或者胃溃疡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呕吐,猪的胃受到种种原因刺激,会出现炎症和胃溃疡,其中以胃溃疡对猪的影响最大。胃溃疡发生速度很快,在24小时内就可以发生病变为完全溃疡病变。
3、刚开始病猪体温不高,偶尔有厌食的,也有吃了吐,吐了再吃的。这种情况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猪胃浅表性胃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出现胃溃疡,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胃穿孔从而导致死亡。
4、要给猪提供全价饲料,避免饲料粉碎过细或过粗,减少各种应激。治疗主要以消炎为主,可以用恩诺沙星、头孢、氟苯尼考等抗生素治疗。
1、猪仔拉白粪可能是患上了仔猪白痢,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引起仔猪白痢的大肠杆菌除存在于外界环境外,也存在于健康仔猪体内,一般不呈现致病作用。
2、当某些应激因素,比如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营养不良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就可能会发生仔猪白痢。
3、病仔猪排出毒力强的大肠杆菌被其它猪采食进入消化道可感染本病。一般2-3周龄的仔猪容易感染该病,该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在夏季雨季的时候发生的比较多。
4、患白痢的仔猪主要症状为下痢,粪便颜色呈灰白色或者淡黄绿色,常混有黏液而呈糊状,其中含有气泡,有特殊的腥臭味。在猪仔尾、肛门附近常沾有粪便。
好了,关于仔猪吐食怎么回事和我家仔猪呕吐、拉稀、耳嘴发紫、厌食……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仔猪,拉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