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初生重的标准 怎样有效提高仔猪重量

  • 作者:猪业快讯
  • 发布时间:2024-12-18
  • 阅读:322
  • 来源:https://www.chazhujia.com/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仔猪初生重的标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仔猪初生重的标准以及如何提高仔猪的初生重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有效提高仔猪重量

1.母猪分娩一个月的日粮饲喂量要比通常约增加10%左右。

2.在冬季,为了保持母猪体温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故对需要改进保温不良的猪舍,日粮饲喂量也要多一些,但过胖母猪例外。

3.一些青年母猪的配种时间往往以月龄为大致标准。但尚应注意当时青年母猪的体重状况,虽然月龄到了,若体重太小,则仔猪的初生体重也会偏小。

4.交配前的青年母猪,要避免过于限制饲喂,以防发育出现明显延后。另外,群养的青年母猪在群内以大欺小,出现弱小猪吃食不足,亦应调整。

仔猪初生重的标准 怎样有效提高仔猪重量
(来源网络,侵删)

5.考虑到分娩后的哺育能力和连产性,初次交配时的体重最低应到120kg。

6.从遗传方面看,应找出初生体重大的家系,如同窝母猪整齐良好,生产的仔猪初生体重大,而且特定母猪每一次产的仔猪初生体重都比较大。

如何提高仔猪的初生重

仔猪出生时初生重每增加100g,断奶前死亡率很可能会降低0.4%。出生时初生重每增加1g,18日龄断奶时体重可以提高2.34g,26日龄断奶时体重可以提高2.7g,以下这种情况甚至可能更多(图1),即初生重发生0.5kg的改变,相当于23日龄的断奶重出现1kg的变化。

很多时候,出生时体重低于1.1kg的仔猪会抵消同窝中一头初生重1.7kg的仔猪在屠宰时的部分利润,图2提供了不同初生重影响屠宰日龄的一个原则。

由此可见,初生重对断奶重和屠宰日龄的影响显著

二、仔猪有个理想的初生重必备条件

行动要早,在母猪繁殖周期很早时候所采取的措施会对仔猪出生重产生重大的影响。

后备母猪在210-240日龄体重达到135kg第三次发情时进行有效配种。

最后一次配种确保母猪无应激和兴奋。

配种后12-24d确保受精卵充分着床,最好不要对母猪进行混群。

给配种母猪提供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断奶至配种期间进行短期优饲,保证子宫表层(子宫内膜)可以更快地恢复接受性。

妊娠攻胎期确保饲喂3.0kg-3.5kg/d饲料。对存在初生重小问题的母猪,可以尝试饲喂较当前所饲喂多1.5kg/d的饲料。另外,人工授精前和妊娠攻胎期间可给母猪饲喂哺乳料的日粮。

对上胎初生重过小的经产母猪,在其产前60天,每天补喂200-250g动物脂肪或油脂饲料(占日粮的5%-8%),可增加胎儿初生重。

哺乳期间母猪体重不能损失不要超过10kg。

不要过早使用前列腺素,胎儿在临产前每天增重达60g。

猪饲养标准的主要营养指标有哪些

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2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3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4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5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6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7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休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 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9“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①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l-7日龄为32℃-28℃, 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 50%-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④开食与补料。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至2O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5-6次。

⑤去势与断奶。仔猪生后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

⑥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①进猪前准备。仔猪培育舍在转入仔猪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仔猪入舍后,2周内仍喂给原仔猪料,l周内控制采食,日暖5-6次,自由饮水。2周之后逐渐过渡到肥有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4-5次,自由饮水。

③管理。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仔猪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

①进猪前准备。生长猪肥有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断奶幼猪入舍后,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肥有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

③管理。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按猪的品种、体重、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每群10-20头。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有舍后,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1℃-16℃,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肥猪体重达90-100公斤时出栏。

懒汉养猪法是山东省的农业专家们多年来总结国内外农村养猪技术,改进创立的投资少、见效快、造价低的新式大棚养猪法。现将其主要特点及方法介绍如下:

1、投资少、造价低,建筑施工简便易行。

建造一个养猪规模100头的育肥猪的养猪大棚,只需投资2000元左右,每平方米造价20元左右。

养猪大棚跨度一般为4~5米,长度为20~25米,四周围栏高1.0~1.2米,支撑大棚可用空心砖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2.7~3.0米,材料可选用钢筋、水泥等材料,顶部覆盖塑料薄膜、编织布、草帘等。大棚四周不设围墙,夏天等于是个凉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为一个暖圈,冬暖夏凉,为猪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圈内安装自动食槽、自动饮水器。自动食槽要安在棚圈的两端,食槽宽0.2米,深0.8米。底部隔0.2米设一出料口,并按0.2米的间隔加一根钢筋,以免猪进入食槽。料槽内设一插板,可调节饲料量。每25头猪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自动饮水器要下接饮水槽,将水引出棚外。

饲料要根据不同日龄的育肥猪喂不同的全价饲料,使猪正常生长发育。一次加满料和水,可供猪3~5天的饮食。这种方法与传统饲养方法相比每人可饲养育肥猪1000头,效益提高10倍以上。

在猪进圈之前,首先在圈内撒上一些健康猪的猪粪,然后铺垫0.35~0.48米的锯末、麦秸等垫料,为培养仔猪不在固定的地方排粪便打下基础。

懒汉养猪法是农村工厂化养猪的一种形式,提倡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入栏仔猪选择日龄50~60天、体重25~30公斤、品质优良、健康无病的仔猪。进圈前要进行防疫驱虫。为防止群猪打架,可采取仔猪身上喷撒来苏儿水等有刺激性气味的消毒剂,或利用晚上进圈等措施,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4、整个育肥期不需要清除粪便。可采取在猪群出栏后一次性清除粪便,这样做不会影响猪的发育。因为在猪的饲料中添加了一些生物添加剂,这样有利于饲料中蛋白质的分解和转化,降低粪便的臭味。为使夏季无蚊蝇、无臭味,对粪便发酵可采用高效耗氧发酵、或深床厌氧,猪粪发酵时温度可达60~70度,可杀死粪便中的细菌和害虫,清洁卫生。

冬季由于猪群互暖,棚温较高,应注意通风换气,以保证育肥猪的生长发育。

仔猪成活率很重要,5个方面教您如何判断初生仔猪的活

当前,很多猪场技术管理人员认为,仔猪初生重越大越好,但实际上该观点是错误的。母猪产道有限,仔猪初生重过大,极易出现母猪难产问题,仔猪不能顺利产出,会造成仔猪憋死或出现苍白等活力差的情况。同时,仔猪初生重过大,会造成母猪消耗体能过大、产道损伤、产后食欲恢复慢、高峰期采食量低、子宫炎症增多等问题。而初生重过小,仔猪体质虚弱,后期会出现抢不到奶头、反应慢、易被压死等问题。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仔猪最佳初生重范围应在1.4~1.6

kg,初生重在此范围内的仔猪后续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明显优于初生重在1.6 kg以上或1.4

kg以下的仔猪。如果仔猪初生重没有控制好,后续母猪和仔猪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猪场生产成绩难以理想。

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接产时仔猪被抓后是否用力挣扎来判断仔猪的活力。活力好的仔猪表现应是:生下来后,使劲挣扎,会主动寻找奶头吃奶。活力差的仔猪表现为:在擦干其身上羊水时,发现仔猪的身体是软的,这类仔猪被抓后无明显挣扎动作或尖叫声,活力差,难以养活,若不做好接产处理,仔猪在后期吃奶时不易抢食乳头,免疫力低下,易被压死或受病原感染死亡。

实际生产过程中,仔猪生下来后,身上的羊水有的是透明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有的甚至是像下水道淤泥一样的黑色。正常仔猪身上羊水颜色应该是透明色。羊水为红色时,说明仔猪在产道停留时间长,仔猪出现了缺氧情况;羊水呈黄色时,说明母猪的肝肾功能差;羊水呈黑色时,说明母猪的健康度差,可能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疾病。所以,通过观察仔猪出生时羊水颜色,可对母猪健康度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脐带是母体与胎儿间的二氧化碳和氧气运输、代谢产物和营养物质交换的主要运输通道。脐带的粗细可以直接反映胎儿血液的供应,即养料与氧气的供应,其粗细程度现还没有统一标准。但通常脐带越粗,代表胎儿养料与氧气的供应越充足,胎儿生长得越好,说明仔猪在子宫角吸收营养越好,发育得越好,就像树的根茎一样;而脐带很细,则说明母猪存在生殖营养的缺乏,通常脐带越细的仔猪活力越差。

活力好的仔猪,站立能力强,能很快自行吃到初乳;活力差的仔猪,站立不稳或者不停发抖,皮肤苍白,闭着眼睛甚至眼圈发青,没有吃奶的意识或者吸吮力很差。仔猪站立能力差,代表仔猪体力较弱,免疫力低下,不易争抢乳头,易饿死或被压死;而仔猪皮肤苍白(见图3),通常代表仔猪体内营养缺失,如缺铁性贫血,此类仔猪因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易受病原感染死亡。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仔猪,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