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母猪的饲料配方 怎样搭配才科学?

  • 作者:智猪时代
  • 发布时间:2024-12-22
  • 阅读:418
  • 来源:https://www.chazhujia.com/


在养殖行业中,怀孕母猪的饲养至关重要,而饲料配方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怀孕母猪的饲料配方”,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诸多学问。怎样的搭配才是科学合理的呢?这是众多养殖户关心的问题,毕竟这直接关系到母猪孕期的健康以及后续仔猪的生长发育等情况。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番怀孕母猪的饲料配方相关内容。

怀孕母猪的饲料配方 怎样搭配才科学?


我们要明确怀孕母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特点。怀孕初期,也就是怀孕后的前一个月左右,此时母猪的胚胎着床还不稳定,对营养的需求主要侧重于维持自身的基础代谢以及保证胚胎能够顺利着床、开始初期发育。这时候的饲料配方要注重营养的全面性但又不能过于高热量、高蛋白,以免母猪体况过肥影响胚胎着床。一般来说,能量饲料可以占比相对适中,像玉米等常规能量饲料可以占到50% - 60%左右,同时要搭配适量的优质蛋白饲料,例如豆粕,占比大概在15% - 20%就较为合适。 还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像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钙、磷等元素,它们对于维持母猪生殖系统健康以及胚胎发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预混料添加量可以按照产品说明的推荐量来进行准确添加。


进入怀孕中期,大约是怀孕后的第二个月到第三个月,母猪腹中的胚胎开始快速生长发育,这个阶段母猪自身也需要储备一定的营养为后续的分娩以及哺乳做准备。此时饲料中的能量饲料占比可以适当提高一点,玉米可以增加到60% - 65%,豆粕的量相应调整到20% - 25%,同时要进一步保证矿物质元素的充足供应,尤其是钙、磷,因为胎儿骨骼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它们,钙的含量可以在0.8% - 1%左右,磷在0.7% - 0.8%左右,并且要注重钙磷比例的合理性,通常保持在1.2 - 1.5:1为宜。而且,维生素的种类和添加量也要更丰富全面,像叶酸、生物素等对于胎儿的神经管等发育有着关键作用,都要合理补充进去。


到了怀孕后期,也就是临产前一个月左右,母猪对营养的需求达到高峰,因为胎儿生长速度极快,而且母猪还要为即将到来的分娩储备体能。能量饲料方面玉米可以维持在65% - 70%左右,豆粕占比可以提升到25% - 30%,要注意增加一些富含脂肪的饲料原料,比如适量的油脂,能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满足母猪高能量需求。在蛋白质方面,除了豆粕,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鱼粉等优质动物蛋白源,提升蛋白质的质量。同时,对于微量元素,铁、锌等对于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活力有着重要意义,要保证充足供应,像铁的添加量可以达到每千克饲料80 - 100毫克左右。另外,不可忽视膳食纤维的添加,它有助于维持母猪肠道健康,防止便秘等问题,像麦麸等可以占到饲料的10% - 15%左右。

怀孕母猪的饲料配方 怎样搭配才科学?


【相关拓展】
在考虑怀孕母猪饲料配方的同时,饲料的加工调制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饲料的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等都会影响母猪对营养的吸收利用。例如粉碎过细的饲料可能会造成粉尘过多,影响母猪呼吸道健康,而粉碎过粗又不利于消化吸收;混合不均匀则可能导致母猪摄入的营养不均衡。所以,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按照科学的加工流程来处理饲料原料是非常有必要的,养殖户要重视起来这一环节,确保饲料从配方到成品的质量都能达到理想状态,更好地服务于怀孕母猪。



【相关问答】
问:怀孕母猪饲料中维生素添加过量会有危害吗?
答:会的,维生素添加过量可能导致母猪出现中毒等不良症状,比如维生素A过量会引起母猪骨骼发育异常、采食量下降等情况,所以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推荐量添加,避免盲目超量添加。


标签: 母猪,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