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仔猪黄痢主要侵害"的问题,很多人都想要知道答案。别着急,在下面的文章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详细的分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仔猪黄痢有哪些流行特点
胎儿在妊娠期间在羊水中生长,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胎儿羊水会变得混浊。胎儿吮吸并吞咽羊水,然后通过排尿清洁羊水。羊水中的污垢留在肠内形成胎粪,胎粪呈金黄色或黄绿色。 在胎粪排泄过程中,任何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都会排出黄色稀粪, 仔猪黄色痢疾的实质是新生仔猪在胎粪排泄过程中引起的腹泻。粪便呈淡黄色,脱水严重,死亡率高,特别是3日龄以下的仔猪,死亡率高达80%;重肛门松,稀粪自动流出,粪味腥臭,依次为口渴、抑郁、脱水消瘦、无乳、全身无力、多个全巢、起病、死亡。脱水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脱水的治疗原则是补液,但3天内给乳猪静脉注射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只能采取全面的健康预防措施。
溶血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感染。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黄色痢疾被认为是仔猪黄色痢疾的主要病因。关注妊娠后期母猪的营养,提高仔猪的出生体重和胎儿免疫器官的发育,是解决大肠杆菌性黄痢的综合保健措施。E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发生在抵抗力弱、免疫功能不完善的仔猪体内。根据这一原则,仔猪黄痢的防治应从妊娠后期开始。其方法是加强妊娠后期母猪的营养,提高仔猪的出生体重,促进胎儿免疫器官的发育。实践证明,在妊娠晚期母猪日粮中添加1%的1号动物生命,可显著增加胎儿出生体重1.5kg以上,减少仔猪黄痢50%以上。
预防围产期感染。一些小猪在出生时会感染黄色痢疾。原因是围产期感染。此时,母猪常伴有子宫内膜炎和高温升高。 母猪保健应在分娩前15天进行,以防止感染; 应彻底清洁和消毒母猪育婴室。做好分娩过程中乳房和外阴的消毒工作。有些猪舍的卫生不好。乳房和外阴沾满了猪粪。小猪吃第一口牛奶和猪粪。E大肠杆菌感染明显。 乳腺和外阴的消毒是预防黄痢的关键工作之一。
做好泌乳母猪饲养工作,提高初乳质量和数量。众所周知,三天内的乳汁被称为初乳,也就是俗称的母亲的第一乳。母猪的泌乳质量,特别是初乳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仔猪的抗病性。初乳是一种泻药,含有大量镁盐,可促进仔猪胎粪的排泄;同时,它也是一种补品。母猪能抵抗什么疾病?小猪吃了初乳后也能抵抗同样的疾病。由于初乳中含有抗这些疾病的免疫蛋白球,初乳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仔猪的抗病能力。 饲养泌乳母猪也是预防黄痢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具体方法是使用母猪专用预混料,如北京奥运会后配制的全价日粮,并在哺乳期日粮中添加2%的动物生命1号。

仔猪黄痢是什么
文章来源:
仔猪黄痢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以排出黄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特征。剖检有肠炎和败血症变化,有的无明显病变。
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一周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育肥猪、肥猪、成年公母猪不见发病;在产仔季节常常可使很多窝仔猪发病,每窝仔猪发明最高可达100%;以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治防原则:发现一头乳仔猪患有仔猪黄痢病,就应对全窝乳仔猪进行药物的预防性治疗
引用药物有:肌注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选一),加注复合维生素注射液1ml/头。口服磺胺脒O.5克加甲氧苄氨嘧啶0.1克,每次每千克体重5—10毫克,一日2次;庆增安注射液每次每千克体重O.2毫升,一日2次,或口服。
微生态制剂疗法:目前,我国有促菌生、乳康生等制剂,有调整胃肠道内菌群平衡,予防和治疗仔猪黄痢的作用。促菌生于仔猪吃奶前2—3小时,喂3亿活菌,以后每日1次,连服3次;与药用酵母同时喂服,可提高疗效。乳康生于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服2天,以后每隔1周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服0.5克(1片)。调痢生每千克体重0.10—0.15克。每日1次,连用3天。在服用微生态制剂期间禁止服用抗菌药物。
1、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不蓄积污水和粪尿,注意通风换气,和保暖工作。
2、临产进产房前一天,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
3、母猪临产前要做好猪体、乳房、阴户的常规消毒(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干净后,逐个乳头挤掉几滴奶水后再让新生儿哺乳。
中国养猪信息网(www.zhuxinxi.com)
引用或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明确标注来源:“中国养猪信息网”
仔猪黄痢的症状及病理,都有哪些呢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是5日龄以内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腹泻、排黄色粘液状稀粪为其特征。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是养猪场常见的传染病。若防治不及时,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主要发生于1~3日龄的乳猪。生后24小时左右发病的仔猪,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100%,7日龄以上乳猪发病极少。带菌母猪是黄痢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随粪便污染环境,母猪的皮肤、乳头染菌而致仔猪发病。通常一头开始拉稀,接着全窝仔猪拉稀,往往一窝一窝地发生,不仅同窝乳猪都发病,继续分娩的乳猪也几乎都感染发病,形成恶性循环。环境卫生不好的,可能多发,环境卫生良好的也常有发生。
(1)临床症状一般在出生几小时后,一窝仔猪相继发病。最早发病的见于生后8~12小时,发现有一两头仔猪精神沉郁,全身衰竭,迅速死亡,继之其他仔猪相继腹泻,排出水样粪便,粪便为黄色糊状或稀薄如水,含有凝乳小片,有气泡并带腥臭味,顺肛门流下。病猪精神不振,不吃奶,很快消瘦、脱水,由于脱水,病猪双眼下陷,腹下皮肤为紫红色,最后衰竭而死。病程1~5天。
(2)病理变化病猪尸体严重脱水,主要变化是肠黏膜有急性卡他性炎症,表现为肠内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腔扩张,肠壁很薄,肠黏膜呈红色,病变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和回肠次之,结肠较轻。胃内充满黄色凝乳块,有酸臭味,胃黏膜水肿,胃底呈暗红色。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出血点。肝肾有小的坏死灶。
根据其流行情况和症状,一般可做出诊断。也可采取小肠前段的内容物,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
一是本病必须严格采取综合卫生防疫措施。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产房的消毒,以及用具消毒,控制好猪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分娩前要对母猪乳房进行消毒,先用清洁温水洗刷乳头,再用1%高锰酸钾按顺序将乳头、乳房、腹下及肛门周围擦洗干净。同时,让仔猪早吃初乳,增强自身免疫力。
二是在经常发生本病的猪场,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其初乳中母源抗体的水平,从而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在产前15~30天注射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等,对初生仔猪可进行预防性投药,也可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通过乳汁被仔猪利用进行预防。对发病的仔猪应及时治疗。
三是本病治疗可选用土霉素、磺胺甲基嘧啶、庆大霉素、链霉素、诺氟沙星、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十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效果较好。在发病初期用抗血清进行治疗,有较好疗效。在出生后用抗血清口服或肌内注射,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如何防治仔猪黄痢
1、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7日龄的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水样稀便、迅速死亡为特征。
2、初生仔猪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连用4天,能有效控制仔猪黄痢发生。预防仔猪黄痢要从母猪入手,用大肠杆菌疫苗在母猪预产期前15~30天接种或取已发生黄痢的仔猪粪便,在母猪预产期前15~20天拌入饲料中喂母猪,连用3天。仔猪可从初乳中得到母源抗体,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关于仔猪黄痢主要侵害,仔猪黄痢的症状及病理,都有哪些呢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仔猪,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