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已经过去的时间来看,猪肉价格的走势并不平稳。在1月份,部分市场受猪病和雨雪天气影响,生猪价格出现上涨情况,屠宰厂采购成本偏高,白条价格也随之拉涨。不过春节之后,市场消费减弱,终端备货能力快速下滑,企业开工率维持年内最低水平,猪肉消费进入淡季,屠宰场销售难度较大,猪肉价格承压下滑。到了3月,生猪缺口凸显,加上二次育肥开始增加,猪价大幅上涨,屠宰厂收购成本增加,猪肉价格被动走高。例如,2024年一季度国内2 - 3cm膘厚白条猪肉价格均价为18.85元/公斤,环比下跌0.69%,同比下跌1.69%,价格整体以震荡为主,其中猪价最高点出现在2月1日,均价为21.26元/公斤,最低点出现在1月12日,均价为17.36元/公斤。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仅仅在一季度,猪肉价格就经历了起起落落,波动较为明显。
再看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5.37元/公斤,同比上涨4.99%。这一数据表明,尽管价格有震荡,但整体还是处于一种相对上涨的趋势。不过,这上涨背后有着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供应方面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据Mysteel农产品208家定点样本企业数据统计,上半年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呈先降后增趋势。其中123家规模养殖场能繁母猪1 - 6月份环比累计增幅为0.92%,6月末存栏量489.29万头,环比增加0.35%,同比下调3.43%。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猪的供应量,进而影响猪肉价格。当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时,未来一段时间生猪出栏量可能会减少,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价格可能会上涨;反之,存栏量增加可能会导致价格下跌。
屠宰企业的开工率也对猪肉价格有影响。2024年一季度全国重点屠宰企业平均开工率29.13%,环比下跌3.15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30个百分点,一季度穿插春节,屠企开工率波动较大。其中最高点出现在2月1日,开工率为46.96%;最低点出现在2月10日,开工率为0.63%。屠宰企业开工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猪的屠宰量,开工率高意味着市场上猪肉的供应量会增加,价格可能会受到抑制;开工率低则猪肉供应量减少,价格有可能上涨。就像春节前备货较为活跃,加上猪价上涨,白条量价齐升,屠企开工升至相对高位,春节期间,屠企停工放假居多,开工率很快降至低点,节后需求恢复迟缓,屠企冻品库存高位,亏损压力大,屠企基本以销定宰保持较高鲜销,屠企开工提升较慢。
消费需求方面也是影响猪肉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猪肉作为一种大众消费的肉类,其消费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季节性来看,春节前是猪肉消费的旺季,人们会大量购买猪肉制作腊肉、香肠等年货,这会拉动猪肉价格上涨。春节过后,消费需求进入淡季,价格往往会有所回落。而且,替代品的行情也会影响猪肉的消费需求。2024年一季度我国牛肉市场破位下行,牛肉批发市场平均价格为69.85元/公斤,环比下跌1.78元/公斤,跌幅为2.48%。牛肉市场供应端处于近年来最为宽松的局面,但需求端扩张并不明显,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消费者可能会更多地选择牛肉,从而减少猪肉的消费量,对猪肉价格产生一定的压力。
从历年猪肉价格走势来看,有着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过去曾经因为非洲猪瘟的爆发,猪肉价格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价格一度飙升。养殖户大量补栏,随着生猪存栏量的增加,价格又逐渐回落。2024年生猪出栏价格虽短暂走强,但全年价格艰难筑底,全年行业深陷亏损泥潭。2024年能繁母猪去化缓慢,较正常保有量仍偏高,在行业持续深陷亏损下,2024年或迎来加速去产能,这会对2024年的猪肉价格产生影响。如果去产能效果明显,生猪供应压力缓解,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以往的这些价格走势变化提醒我们,猪肉价格受到养殖产能、市场需求、疫病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对于2024年接下来的时间,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农业部于3月1日正式发布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对能繁母猪的正常保有量进行了适时调整,由原先的4100万头下调至3900万头,并将正常保有下限从95%微调至92%,以更加贴近市场。这一政策调整会影响未来生猪的供应量。如果能繁母猪的保有量按照政策目标进行合理调整,生猪供应可能会逐渐趋于稳定。从需求端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总量可能会保持相对稳定,但需求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可能会增加。如果生猪供应稳定,需求结构的变化可能会促使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高品质猪肉价格可能会相对较高,而普通猪肉价格则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调整。
预测猪肉价格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是基于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因为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是猪肉供应的基础,从存栏量的增减可以大致推断出未来一段时间猪肉的供应量,再结合市场需求的情况,就可以对价格走势进行预测。例如,如果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减少,那么未来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生猪出栏量可能会减少,猪肉价格可能会上涨。另一种方法是分析市场的季节性需求规律,就像前面提到的春节前后猪肉需求的变化,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特点,结合当前的生猪存栏、屠宰量等数据来预测价格。还有就是考虑成本因素,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都是影响猪肉价格的重要因素。如果饲料成本上升,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增加,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猪肉价格可能会相应提高。在2024年,这些预测方法同样适用。例如,根据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调整情况、市场需求的季节性特点以及成本因素的变化等,可以对2024年接下来的猪肉价格走势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那接下来我们以问答的形式来解答一些可能大家关心的问题。
问:养殖户2024年还能扩大养殖规模吗?答:这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如果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接近政策调整后的合理水平,并且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可能会导致生猪出栏时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但如果养殖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并且能够控制好养殖成本,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扩大规模也是一种选择。
问:2024年猪肉价格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吗?答:会有一定影响。虽然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国内的猪肉供应主要依靠国内的养殖产业,但国际市场上猪肉价格的波动会影响猪肉的进口量。如果国际猪肉价格较低,进口量可能会增加,这会对国内猪肉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国内猪肉价格。不过我国对猪肉进口也有相关的政策调控,不会让进口猪肉对国内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
标签: 猪肉,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