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凌晨三点还在猪圈转悠,手机屏幕映着焦虑的脸:"这批猪到底该不该出栏?"上个月我刚帮徐州三家养殖场做了生存推演,发现同样的行情下,有人能多赚200元/头,有人却要倒贴饲料钱。今儿咱就把未来三个月的行情掰碎了说透!

中秋备货是救命稻草还是致命陷阱?
往年这时候屠宰场早该开足马力,可今年冷库库存同比多出18%。跟临沂某屠宰厂采购总监唠嗑得知,他们现在每天只收200头,还专挑280斤以上的大猪压价。建议手里有标猪的养殖户:赶在8月25日前出栏,避开集中上市潮。去年中秋前两周猪价跳水13%的教训还热乎着呢!
饲料价格波动怎么破局?
豆粕价格在3200-3500元/吨震荡,看着便宜实则暗藏杀机。河南老周的做法值得借鉴:每月10号锁定下月50%用量,既能享受降价空间,又不怕突然涨价。他现在每吨饲料成本比邻居低80块,折合每头猪多赚35元。
二次育肥还能不能玩?
现在抓100公斤仔猪,养到150公斤出栏,饲料成本就要900块。按当前6.8元/斤算,刚好保本。但要是赌四季度行情,得满足俩条件:①9月能繁母猪存栏再降2% ②进口冻肉不增量。我跟踪的二次育肥户里,只有30%敢继续押注,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点——预留了20%的现金流补仓。

集团猪企在下什么棋?
某上市猪企最近悄悄卖了两万头能繁母猪,表面说是优化种群,实则是提前回笼资金过冬。更狠的是他们在期货市场做了套保,就算猪价跌到6元也能保本。散户要是学不会这招,至少得做到:每出栏三批猪存一批饲料钱。
消费端有哪些新变化?
高校食堂猪肉采购量连续两年下滑,今年又降了7%。但预制菜企业开始大量使用分割肉,前腿肉订单量暴涨35%。建议自繁自养的场户:把15%产能转为专供分割肉,这样每头猪能多卖80块。宿迁张老板转型后,就算猪价跌到6.5元还有微利。
政策调控这把双刃剑怎么用?
江苏正在推进的"运猪转运肉"政策,看似利好本地屠宰场,实则可能拉大价差。聪明人已经开始对接50公里内的农贸市场,省掉中间商赚差价。新沂刘姐通过微信社群直销,每斤零售价比批发价高1.2元,就算每周只卖10头也多赚1.5万。

独家情报:广东某集团正在测试发酵饲料,可将料肉比从2.8降到2.5!他们内部测算,若全面推广每头猪可降本60元。更劲爆的是,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监测到,7月新生仔猪数环比下降3.8%,这预示着明年1月可能迎来反弹窗口。要我说,现在该做的就三件事:控规模、降成本、拓渠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标签: 养殖户,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