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行业中,饲料的级别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要点。“饲料都有什么级别?”这样的疑问萦绕在许多从业者心头,毕竟不同级别的饲料对于养殖对象的生长、健康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关乎养殖成本与最终效益。那么到底饲料有着怎样的级别划分,又该如何去区分它们呢?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番。
从大的方面来说,饲料通常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级别,分别是配合饲料、浓缩饲料以及预混料。
配合饲料:这是一种经过精心调配的综合性饲料,它将多种营养成分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混合。比如对于肉猪养殖来说,配合饲料里含有适宜比例的能量饲料,像玉米等提供能量的原料,还有蛋白质饲料,像豆粕等富含蛋白质的成分,同时搭配了矿物质、维生素等各类营养元素。其优势在于营养全面且均衡,养殖户购买后可以直接投喂给养殖动物,操作简单方便,能很好地满足养殖动物日常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需求。像养鸡场,使用配合饲料,鸡群能够获得稳定的营养供应,生长速度、产蛋性能等都能在合理的保障范围内。在级别上,它属于能直接应用的较为完整的饲料类型。
浓缩饲料:相较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是一种去掉了能量原料的饲料类别。它主要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等组成。例如在养牛过程中,养殖户可以自行采购玉米等能量原料,然后搭配浓缩饲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给牛投喂。浓缩饲料的特点在于可以让养殖户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能量原料情况进行灵活调配,尤其适合那些当地能量原料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它的级别定位在于介于预混料和配合饲料之间,需要和能量原料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对于有一定养殖经验和资源调配能力的养殖户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预混料:预混料可以说是饲料中最基础的一种级别了。它主要包含了各种微量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等营养性添加剂,还有像抗氧化剂、防霉剂等非营养性添加剂,是按照科学配方将这些微量成分预先混合好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比如养殖水产动物,养殖户要先准备好如鱼粉、豆粕等蛋白质原料以及像麸皮等能量原料,然后把预混料按比例加入其中进行充分搅拌后投喂。预混料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养殖户根据养殖动物的具体需求、当地原料特点等精准地控制营养成分的组成,不过它对于养殖户的专业知识和调配操作要求相对更高一些。
【相关拓展】
除了按照上述的分类方式来划分饲料级别外,从质量标准层面,饲料还可以分为优质饲料、合格饲料以及不合格饲料等。优质饲料往往在营养成分含量、原料品质、加工工艺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比如原料选用的都是新鲜且无霉变的,加工过程严格遵循卫生和营养配比标准,使用这样的饲料,养殖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力等都会有良好的表现。合格饲料则是满足基本的国家标准,能保证养殖动物正常生长,但在某些营养指标或者原料精细度上可能稍逊一筹。而不合格饲料存在营养成分严重不足、含有有害物质等问题,一旦使用会给养殖带来极大危害,所以养殖户在选购饲料时一定要仔细甄别饲料质量所属的级别。那么如何准确判断饲料质量处于哪个级别呢?这就需要从查看饲料标签、观察饲料外观、闻气味以及参考品牌口碑等多方面来综合考量了。比如饲料标签上会明确标注营养成分含量,如果标注含糊不清或者不符合常理,那就要谨慎选择了;从外观上看,优质饲料颗粒均匀、色泽正常,若出现发霉、结块等情况大概率是质量不佳的;正常的饲料会有淡淡的原料香味,若有刺鼻等异味也说明可能存在问题。
【相关问答】
问:如何根据养殖动物的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级别的饲料?
答:养殖动物在幼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更精细全面,通常优先选择配合饲料,保障其快速健康生长。随着逐渐长大,对于一些消化功能较好、有一定适应能力的动物,可以考虑使用浓缩饲料搭配能量原料,以控制成本同时满足营养需求。到育肥等后期阶段,部分养殖户也可以根据经验用预混料自行精准调配饲料。
问:不同级别饲料的保存方法有区别吗?
答:有区别。配合饲料由于营养成分全面,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要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受潮和霉变。浓缩饲料要注意防止和有异味的物质混放,避免影响其本身营养成分和气味,保存时也要做好防潮措施。预混料因为含有很多微量成分,更要严格密封保存,防止其受潮、氧化等,且要按照保质期尽快使用。
问:小养殖户更适合选择哪种级别的饲料?
答:小养殖户如果养殖经验相对不足、资源调配能力有限,选择配合饲料较为合适,能省心省力保证养殖动物基本的营养供给。若养殖户周边能量原料获取方便且自身有一定养殖知识,也可以尝试使用浓缩饲料来降低成本。但如果想精准把控营养且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预混料也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饲料的级别划分有着多种方式,无论是按照成分构成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还是从质量角度分为不同档次,了解它们对于养殖户来说都至关重要。正确选择合适级别的饲料以及准确辨别饲料质量级别,能够助力养殖动物健康生长,提升养殖效益,让养殖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标签: 区分,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