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在饲料中作用 麻椒都有什么药用价值

  • 作者:猪业先锋
  • 发布时间:2025-03-08
  • 阅读:461
  • 来源:https://www.chazhujia.com/

麻黄在饲料中作用?相信这个问题是许多朋友所关注的,那么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感兴趣的话,就赶紧接着往下了解吧。

麻椒都有什么药用价值

麻椒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花椒适宜胃部及腹部冷痛、食欲不振、呕吐清水、肠鸣便塘之人食用;适宜哺乳妇女断奶时服食;适宜中老年人、女子寒性闭经和寒性痛经者、风寒湿性关节炎者食用;适宜蛔虫病腹痛者、肾阳不足、小便频多者食用。

花椒果皮是香精和香料的原料,种子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油饼可用作肥料或饲料,叶可代果做调料、食用或制作椒茶;同时花椒也是干旱半干旱山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树种。

花椒水提物5-10g/kg和醚提物3.0-6.0ml/kg对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提物P均<0.05,醚提物3.0ml/kg(P<0.05),醚提物6.0ml/kg(P<0.01),其中醚提物的作用较水提物强,且呈剂量依赖性。

麻黄在饲料中作用 麻椒都有什么药用价值
(来源网络,侵删)

抑菌作用:本品挥发油11种皮肤癣菌和4种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羊毛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最敏感,MIC低于0.1HL/ml,MFC为0.1HL/ml。实验证实月桂氮卓酮和二甲基亚砜能促进挥发油进入真菌细胞内加速细胞死亡。

花椒所含挥发油在保温的任氏液中能使猪蛔虫严重中毒。

其他作用:本品所含的茵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但强度较弱,可升高麻醉猫血压,增强瞬膜收缩,加强肾上腺素对血压及子宫的作用,加强猫或兔的在位子宫收缩,抑制小肠收缩及扩张冠状血管,提高横纹肌张力,加强脊髓反射兴奋性。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木麻黄有什么资料

木麻黄也叫作马尾松,因为它的外形和松树很相似,细长的叶子垂挂在柔软的枝条上,看起来很像是马儿的尾巴,所以才被人们叫作是马尾松。木麻黄是属于木麻黄科的一种常绿植物,它的体型非常高大,一棵成年的木麻黄高度可以达到三十米,相当于十层耧的高度。而且它的树干也非常的粗壮,直径可以达到七十公分。木麻黄的的树冠是狭长的圆锥形,枝条是红褐色的,叶片比较细长是披针形的叶片,它的叶片和松树的叶片相似,也有人说它的叶片很像杉树的叶子。木麻黄的原产地是在太平洋岛屿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现在在我们国家南方的热带地区有栽培。比如说在广东省和海南省就有大面积的栽培。木麻黄喜欢高温潮湿的气候环境,耐干旱能力也非常强,适合栽种在海边的沙地中,是海边防风固林的优良树种。

木麻黄是什么

外貌酷似麻黄,故名木麻黄。木麻黄科,木麻黄属(Casuarina Adans.)。该属约65种,主产大洋洲,亚洲东南部、波利尼西亚及非洲热带也有分布。中国引入栽培3种。

①木麻黄(C.equisetifolia L.):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70厘米。树干通直。叶退化呈鳞片状。小枝绿色,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小枝长10~27厘米,节间短,长4~8毫米,每节上有轮生鳞叶6~8枚。花单性同株或异株;雄花有花被,穗状花序;雌花无花被,头状花序。果序椭圆形或球形,径1~1.6厘米,木质苞片被毛;坚果连翅倒卵形,长5~7毫米。花期4~5月,果8~11月成熟。②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 Miq.):小枝纤细而稍下垂,长15~30厘米;节间短,长4~5毫米,每节上有鳞片叶8~10枚。果序椭圆形,长1~1.2厘米,径8毫米,果苞无毛。③粗枝木麻黄(C.glauca Sieb.ex Spreng.):小枝较粗而下垂,长18~100厘米,节间长1~1.2厘米,每节上有鳞叶12~16枚。果序宽椭圆形,长2厘米,径1.3厘米。

木材坚重,在澳大利亚称为铁木,经处理后,可作建筑、家具、枕木等用材,又是优良的薪炭材。树皮含鞣质8.8~18.0%,纯度可达80~85%,为栲胶工业原料。木材含纤维27%,可制浆粕。枝叶可作家畜饲料。种子可饲养家禽。木麻黄耐干旱,耐盐碱,抗沙埋,是沿海防风固沙优良树种。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木麻黄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北部、太平洋诸岛、马来群岛等地区的靠近海滩和沙丘上。早在19世纪,亚洲、非洲和美洲热带、亚热带国家就引种栽培,现已广布各地区。中国1902年引种于台湾恒春,现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温州湾、台湾滨海地区和南海诸岛均有栽培,垂直分布自滨海沙滩开始至海拔1700米,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但以滨海地区生长最好。木麻黄是阳性树种。除幼苗初期阶段具有耐荫能力外,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需要充足阳光,在浓密郁闭的林冠下,不能天然更新。木麻黄喜炎热气候,在华南适生范围,北限基本上与20℃等温线吻合,日平均温度≥10℃的年活动积温需7000℃左右。能耐40℃以上高温和-3℃短暂低温,月平均温度低于16~18℃时生长停滞,月平均温度高于25~28℃时生长最快。在澳大利亚天然分布区年降水量为700~2000毫米;中国木麻黄栽培地区,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而且高温与多雨正好同期,这有利于木麻黄高产。木麻黄适生于pH6~8的滨海沙土,但也能适应其他土类的酸性土。距离海岸较远的台地或丘陵地,由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红壤、砖红壤,如果土壤不太粘重时也能生长。在平原水网地区的冲积土,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呈中性、碱性或微酸性反应,生长良好。木麻黄是抗风固沙树种。由于树干、树枝均有形成不定根的能力,只要顶梢不被埋没,仍能生长良好。主根较深,侧根发达,水平分布常为冠幅数倍,须根多集中在40厘米以上的土层。树冠均匀,透风良好,皮韧材坚,因而具有抗风固沙能力。一般10级以下台风仍能挺立,12级台风能将其主干和枝桠吹折。根系与放线菌法兰克氏菌属共生,形成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的根瘤。木麻黄根系还具有菌根,能帮助吸收磷和其他所需的矿物元素。两者与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和速生高产均有密切关系。

造林技术中国引种栽培的3种木麻黄,适生条件虽然稍有差异,但生长特性与造林技术基本相同,可以木麻黄为代表。①良种选育:木麻黄可分为短枝、中枝、长枝三个类型,其中短枝优于中、长枝,而短枝类型中,又以短枝、密节、细节者为最好。此种木麻黄,干形通直,树冠塔形,枝桠细密,抗风力强,变异性小,生长迅速,是优良品种。②采种育苗:采种宜选择短枝、密节、细枝类型,10~12年生的母树为好。果实呈黄褐色或淡灰色,鳞片微裂,种子灰褐,充实饱满,即为成熟特征。采种最好用采种梳,以免损伤母树枝桠,影响翌年产果量。果实置于阳光下曝晒2~3天,种子自行脱落,出种率3~4%。种子70~80万粒/公斤。室内发芽率约50%。布袋贮藏种子不能超过半年,密封贮藏发芽率可保持1年。一般以就地育苗为好,土壤以沙质壤土最为理想,细沙土也适宜,较粘重的土壤要掺细沙改良。为预防病虫害,不宜采用前作为花生、番茄、茄子和烟草等耕地。播种分秋播、春播,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育苗和造林方法以及造林季节而定。每公顷播种量35~40公斤,产苗37.5~45万株,可分床25~30公顷,也可移植容器中,以培育容器苗(见容器育苗)。接种根瘤菌和菌根菌有助于木麻黄抵抗高温、干旱、瘠瘦,促进幼苗生长。一般容器苗20~30厘米,裸根苗1~1.5米,即可出圃造林。③造林:不同的立地条件,整地措施亦不相同。滨海固定沙地,多采用机耕或牛犁全面整地;流动沙地,容易引起风蚀,多采用块状整地,边挖穴边栽植;低洼积水地,宜开深沟排除积水,起高垄以提高耕作层。内陆整地可按常规进行。植穴一般深宽40~60厘米。滨海沙地结合整地施放基肥或客土,可使木麻黄速生高产。通常用植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苗木高度在固定沙地以100厘米以上、流动沙地以150厘米左右为宜。容器苗则可降低到60~80厘米,或25~30厘米。造林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对高温干旱而雨量集中地区的固定沙地,多先行整地,趁雨造林;对台风频繁地区的流动沙地和粗沙地,则应在台风季节过后,抓紧土壤湿润的阴雨天造林。雨天造林是滨海沙地营造木麻黄林的宝贵经验。至于容器苗造林,只要土壤湿润,不论晴雨均可进行。滨海防护林带株行距,一般以2×2~2.5×2.5米为宜。在滨海林带后面和内陆造林,株行距宜用1.5×2米。在滨海流动沙丘植树,要采用特殊的造林方法。高3~5米的流动沙丘,可全面造林,以固定流沙。高10米以上的流动沙丘,由于地下水位太低,沙丘过于干旱,造林不易成活,要采用“前挡后拉,削平丘顶”的方法来固定沙丘。其法是在沙丘前面平地及迎风坡2/3以下的部位造林,称为前挡后拉林,以减弱主风速度,阻挡造林部位的流沙向前移动;在丘顶部位则不造林,任由风力将流沙向前移动,逐步降低沙丘,改变立地条件,然后全面造林。滨海沙地表土干旱和常风较大,适当深栽有利于苗木吸收较深层的水分和根系不易风吹露出地面,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栽植深度视立地条件而定,一般在沙丘或风大的地方宜按原来的深度再加深15~20厘米;半流动沙地约加深10~15厘米;固定沙地约加深5~10厘米;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坦沙地和低洼积水沙地则宜浅栽。④抚育管理:在台风袭击后,应进行林地检查,扶正植株,清除沙埋,培土覆盖露出根系。在滨海地方,可就地取材施用海泥、海藻、蚝壳灰、鱼肥等,以促进林木生长。灌溉海水有助于林木生长,尤以风积沙土效果显著。滨海防护林带,由于植被少,风沙严重,一般不除草松土,也不进行修枝间伐。木麻黄林采用小面积带状皆伐。伐区宽度不宜超过100米,以保持固沙和防护效能。采伐年龄以8~24年为宜,分别生产小、中、大级木材。

主要病虫害有木麻黄青枯病、肿枝病、黄化丛枝病、木麻黄毒蛾、吹绵蚧、潜叶蛾、星天牛等。

徐燕千、劳家骐:《木麻黄栽培》,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关于麻黄在饲料中作用,木麻黄是什么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麻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