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以后会下跌吗 猪肉价格下跌,猪价还会下跌吗

  • 作者:养猪风采
  • 发布时间:2024-10-19
  • 阅读:350
  • 来源:https://www.chazhujia.com/

你是否对于"猪价以后会下跌吗"问题很感兴趣?如果是的话,那么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提供详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吧。

猪肉价格下跌,猪价还会下跌吗

1、在春节过后,猪肉的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的情况。小编认为猪肉的价格不会跌的过于厉害,毕竟这和民生息息相关,国家肯定会从中进行调控的。如果跌的太过于厉害,养殖户就会亏得血本无归,明年养猪的人肯定会变得更加少,猪肉的价格也会飙升。现在是市场经济商品的价格,主要受市场的波动影响,但如果波动的太大,国家就会出手。

2、下跌是会下跌,但是不会特别的厉害,比如说跌到4块或者5块。生猪的价格现在已经跌破了6元大关,生猪进入了亏损的阶段。造成这种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很多人在年前买了大量的猪肉,然后做成了腌猪肉或者风干猪肉。在过年之后这些猪肉就能吃很长一段时间,根本不需要买新鲜的猪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他的肉也是比较好吃的,比如说羊肉或者牛肉,而猪肉也逐渐被高端人士所摒弃了。

3、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会漠视不管的,随着猪价下跌二次预警的出现,国家及时出台了收储的措施。比如说在之前猪肉的价格非常的高,所以国家就放出了冷冻的生猪肉,价格也是很合理的,让猪肉的价格比较的平衡。现在猪肉价格处于下跌的状态,而国家也会开始储备猪肉,这样才能让猪肉的价格提升一点,不会让养殖户亏损过于严重。所以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是比较好的,并不完全处于失控的状态,国家是会及时管控的。

4、趁着现在猪肉价格便宜,网友们也可以买一点新鲜的猪肉,然后冻在冰箱中,炒一炒菜也是很好吃的。毕竟腌猪肉中的盐分比较多,吃太多也是很不好的,还是要吃一些新鲜的肉。

猪价以后会下跌吗 猪肉价格下跌,猪价还会下跌吗
(来源网络,侵删)

猪的价格为何跌的这么快,还会跌吗

生猪价格下跌从春节以来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猪肉价格一天比一天便宜,以致于消费者都担心,这样下去又会导致养殖户放弃养猪,回到生产滑坡、价格上涨的老路上去;生猪价格一跌再跌的同时是玉米等饲料价格的坚挺,导致养殖者受到前后夹击,养猪效益在盈亏点上徘徊。而对于目前这种形势啥时“见底”则众说纷纭,有说4月,有说9月,更多的是“不好说”。记者调查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导致当前生猪价格下跌的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错综复杂。对此,养殖者必须把握新的形势,找准自己的“盈亏点”,把猪养好;政府则应该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及其复杂性,调整相关政策,为生猪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外销受阻、内需下降致猪价下跌据有关方面统计,一季度,河南省许昌市生猪价格跌宕起伏,季度平均价格10.90元/公斤,季环比下降11.24%,较上年同比下降35.43%。1月份,在“两节”拉动下,价格攀升,生猪收购价格一个月内上涨19.11%。自2月6日开始,生猪价格半个月降幅达18.82%。2月下旬,生猪出栏价格一度温和回升。自2月21日至3月6日,生猪价格由10.83元/公斤上涨至11.20元/公斤,涨幅3.42%。3月13日之后,生猪价格再次下滑,至3月27日,跌破养殖成本线。从价位到轨迹,许昌都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显示,4月1日,生猪出场价格10.90元/公斤,比上周下跌3.63%。农业部公布的对全国470个农村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显示,4月1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19.22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40元,环比下降约3%,同比下降48.6%,吉林、江苏和重庆3省市降幅突破5.0%;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0.89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38元,环比下降约11%,同比下降35.9%,内蒙古、江苏、山东、河南和宁夏降幅突破5.0%;全国猪肉平均价格18.41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41元,环比下降约9%,同比下降28.6%,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9省份降幅超过3.0%。全国的猪肉平均价格已经连续8周下跌,各地价位略有差异,但走势一致。生猪产量增长是2024年以来国家扶持生猪产业一系列政策落实的结果,今年将会出现价格低谷也是早有预料的。据农业部监测,活猪价格在2024年第16周达到每公斤16.93元后开始逐步回落,到第47周,跌到11.81元/公斤;今年第一周恢复到13.42元/公斤后经过春节短暂小高峰后开始跌落,直到第13周的10.89元/公斤。这种轨迹基本与生猪出栏量相吻合。商务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统计显示,2月为1259.3万头,比去年同期增19.02%。记者在北京顺义一个年出栏500头生猪的养殖户那里了解到,他4年多来,每月都出栏生猪40头,但他说上个月他出栏了47头。这个比例也基本符合我国的生猪生产规律。据农业部专题调研表明,我国近20年来,生猪生产波动的平均振幅为7.4%,价格波动的平均振幅为52.3%。1980年以来,猪肉产量年平均增长6.4%,进入2000年以后增长率徘徊在4%左右。北京新发地市场发布的价格信息显示,到3月27日,白条猪的批发价格跌至2024年以来的最低点,每公斤达到12.15元,价格同比下跌40%。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北京生猪的收购价平均为每公斤11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元,下降了54%。3月27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平均日生猪的上市量为1965头,比2024年3月27日增加了857头。记者从北京新发地市场了解到,该市场2024年以前白条猪日上市量稳定在1500~2000头,现在基本都是1900~2000头。目前生猪价格下跌,一是由于赶上正常消费淡季,二是经济形势变化使传统消费渠道变化。特别是主产区,生猪主要靠“外销”,现在一些沿海地区外贸出口企业停工停业较多,农民工大量返乡,导致原来的活猪主销区需求下降,大量生猪只能在产地消化。而产区对活猪的消费并不活跃,所以,同样在3月27日,生猪出栏价许昌是9.76元/公斤,北京是11元/公斤。猪粮比价波动,盈亏点出现新变化据农业部监测,2024年第1周猪粮比价为9.21∶1,最高第15周为9.72∶1;2024年年初为8.65∶1,目前已经降到6.72∶1。猪粮比价是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养猪成本收益的变化情况。据河北省农业部门统计,现在全省生猪平均价格在10.2元/公斤,规模化养殖场一头100公斤的肥猪纯利100元。目前的整体情况是,1/4的养猪户在赔钱,1/4的养猪户盈亏平衡,而剩下1/2的养猪户是盈利的。现在生猪养殖的猪粮比价是7∶1。不同地区,盈亏平衡点有差异;不同的养殖模式,盈亏平衡点的差异则更大。规模猪场的迅速发展也增加了市场波动的变数。据农业部统计,2024年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场有224.4万个,出栏生猪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48.4%,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有1800个。预计2024年规模化养猪比重比上年增加7~8个百分点。据重庆市农委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市新增规模猪场2930个,增速达到了历史最高。重庆市物价局对2024年下半年该市13个区县的养猪成本收益进行专项调查发现,由于生产成本增加伴随猪肉价格快速回落,下半年规模猪场生猪每头净利润从上半年的461.08元下降到102.45元,降幅为77.78%,收益已经由盈利转为微利甚至亏损。目前,许多新上的猪场只剩下能繁母猪和自繁的仔猪。记者调查发现,能繁母猪在30~150头的猪场由于盈亏幅度小,资金占用少,承受能力强,所以是目前生猪市场的稳定力量。北京房山区一家养猪场能繁殖母猪150头,年出栏生猪3000头,玉米价格在每公斤1.46元时,其盈亏平衡点是生猪出栏价每公斤9.6元。记者在北京顺义区调查时了解到,一些规模较大的猪场能承受的最低生猪出栏价是每公斤13元;存栏母猪30头、年出栏500头的小型猪场是每公斤11元,但这个猪场既不外购仔猪,又不请工人,报价也没有计算建场成本与折旧。综合起来看,北京当前猪粮比价是7.4∶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局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预案》在设置调控目标时,是按略低于生猪盈亏平衡点确定主要调控目标,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基础性作用,淘汰部分落后的生猪生产能力,促进生猪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预案》选取猪粮比价作为判断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的基本指标,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表明生猪生产出现供给不足,价格过度上涨;猪粮比价在9∶1~6∶1之间,表明生猪生产和价格处于正常情况。既然如此,为什么很多养殖户认为目前经营亏损?记者调查获知,一是因为国内玉米价格被政策托着,而生猪价格随市场起伏着,他们认为这不符合市场竞争法则;二是因为豆粕等价格的坚挺与兽药投入的增加以及人工费用的上升,使猪粮比价的盈亏平衡点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如果仍以猪粮比价衡量盈亏,他们认为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养猪者的心态已经处于盈亏平衡点之下了。有养猪者就这样认为:对于“新手”、散养户和大型规模养猪场来说,国家定出的这个价位,实际上已经对他们发出了预警。恢复市场信心政策应有作为有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共经历了6次明显波动,主要标志是环比增长超过10%;其中,1988年、1994年和2024年3次大波动,价格的环比增长超过50%。价格波动有共同点,一是每当GDP增长速度超过10%时,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都要经历一次大的高峰期。二是能繁母猪的变动是引起生猪生产和价格波动的重要警示指标。从二元母猪补栏算起,一般经过配种、妊娠到仔猪育肥出栏大约需要16个月时间。一般来说,生产波动首先是由能繁母猪的波动开始,生产者通过调整能繁母猪头数来调整产量。历史上,生猪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会促进下一年能繁母猪增加0.47个百分点。三是玉米价格与生猪价格涨跌关系密切。饲料费用占猪肉总成本的60%以上,饲料价格涨跌伴随生猪价格起伏。四是生猪饲养的规模化程度提高对波动周期变长和波幅变小起着重要作用。从上次母猪补栏到现在,已经接近16个月,今年上半年猪价下跌也已在预料之中。但“玉米价格与生猪价格涨跌关系”就令人费解了。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为4.46亿头和4987万头,环比降幅分别为2.29%和0.46%。也就是说,终端养殖户对玉米的需求将有所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3月份公布的国内玉米供需平衡报告显示,国内玉米产量维持1.655亿吨不变,年度结余为1912万吨,较2024/08年度的564万吨增长了1348万吨,仍维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宽裕状态。在这样的玉米供应形势下,玉米价格却坚如磐石。据农业部监测,2024年每公斤玉米价格,第1周为1.74元,第32周为1.80元,最后1周为1.57元,玉米价格走势与生猪价格基本吻合。但今年一季度,不管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如何下跌,国内生猪价格如何下跌,国内玉米价格却一直在1.55元/公斤左右。春节后,由于国储收购指标尚未完成,粮食企业和畜产品生产企业都积极入市收购,东北形成了“多方积极收购,玉米后市仍看涨”的格局。在东北产区带动下,山东德州个体粮商村庄收购价3月底在1460~1480元/吨之间,比2024年底每吨上涨200元;南方销区东北玉米价格上扬,达到1700~1800元/吨。而根据顺价销售原则,玉米价格上涨的行情将持续下去。国储将收购3000万吨玉米,这几乎占去东北主产区70%的玉米产量,国储每公斤1.5元的收购价格也封杀了玉米下行空间,使大连玉米期价迈开了新一轮虽然缓慢却坚定不移的上涨步伐。截至3月下旬,大连玉米期价较去年12月份上涨了将近18%,0909主力合约突破了1700元/吨。与此同时,豆粕价格也是一反常态地“稳定”。豆粕现在是不看猪面看“油”面,而且只跟涨不跟跌。由于中国的大豆压榨企业基本都使用进口大豆,加上国内东北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今年已经倒闭殆尽,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成为影响中国养猪成本的因素之一。4月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0909合约强势上涨,量价齐升,并创出近半年来新高。目前,豆粕价格上涨已接近于大豆价格。养殖户不懂,饲料价格凭什么坚挺着?早在2024年年末,农业部在有关报告中就已经发出能繁母猪产能过剩的预警。面对当前形势,农业部畜牧业司认为,养殖户应该调整心态,坚定信心,适时调整猪群结构,压缩规模,提高生产水平,以待消费回升。当前最重要的是国家应该为生猪产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大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生猪生产的调节作用。大豆国储使东北油脂企业难以为继,玉米国储给养猪业带来的困惑已经显现。目前,国家已经掌握了对玉米后市价格绝对的定价权。 恢复生猪市场信心,政策还是大有作为的。包括上市生猪期货,政府措施还有许多潜力待开发。

猪价2024年还会上涨吗

应该会涨价,因为2024年猪价跌了。

年初以来,活猪的价格从18元以上跌到60%以上,大部分养殖户都处于每头猪300-500元的亏损区间。近日来,受需求上升带动,生猪价格有所上涨,但仅小幅上涨了两天,今天市场波动较大。9月15日,生猪价格显示,只有华中、华东、西部地区局部上涨,吉林、辽宁、河北等东北、华北地区再次下跌,市场小幅上涨。

从生猪价格来看,受饲料价格上涨、人为价格上涨、防疫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养殖成本较2024年前上涨了2元左右。在成本支撑下,5.5-6.5元的生猪价格应该是当前生猪周期的底部,这足以让一些农户离开生猪市场。如果持续一段时间,薄弱的产能将继续被淘汰。

一般来说,生猪的一个涨跌周期大约需要4年时间,例如前两轮生猪周期:2024年7月为生猪周期的最低点,4年后至2024年4月再次回到5.5元/kg的最低点;2024年5月至2024年5月,生猪价格跌至5.0元左右,完成了新一轮的起落周期。当前的生猪周期从2024年6月开始上升。如果再用4年的时间来计算,预计将在2024年6月结束,这还需要8个月的时间。

根据以上分析,无论从价格的小猪,播种股票的变化,或猪周期的时间节点,我个人认为会有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在2024年6月之前,特别是在今年11月和12月,当猪肉价格反弹的概率很高,但这并不是生猪价格上涨周期的开始,真正的上涨拐点应该出现在2024年6月和7月。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生猪生产能力缺口和生猪价格高企的现象不会长期存在,生猪价格下跌只是时间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猪肉供应正在逐步改善。2024年以后,一些公司可能会失去钱在个人几个月,但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包括外包母猪和self-breeding大差距,包括今年的疫情和洪水,它有一个伟大的对猪养殖业和价格的影响,这些都是无法控制的。”

上市公司的人比较乐观。他说:“可以肯定的是,猪的价格在未来会下降,它不可能一直高,但在一两年之内不会这么快。”

生猪价格的下跌并不意味着生猪养殖上市公司面临“灭绝灾难”,而可能是行业规模大幅增长的机遇。根据蔡联社记者获得的信息,自2024年俄罗斯爆发非洲猪瘟以来,疫情在2024年达到高峰,目前仍在俄罗斯肆虐。在此期间,后院农场和小型农场在俄罗斯猪肉生产中的比例从2024年的75%下降到2024年的15%,俄罗斯猪肉总产量从2024年的152万吨增加到2024年的369万吨。

猪价“断崖式下跌”,猪价可能会回到原来时代吗

猪肉价格肯定是可以回到原来的时代,但这需要时间。

自从9月来临,猪价市场都比较萎靡,很多养猪户原本都认为中秋国庆猪价会上涨,现在看来这个愿望是落空了。9月24日猪价再一次迎来“断崖式下跌”。

全国26省市的猪价都在下跌,其中下跌比较严重的四个地区分别是黑龙江、浙江、贵州、辽宁,单日跌幅为03元到0.5元(一斤),其他地区最轻的单日跌幅也为01元到0.2元(一斤)。

猪价如此下跌,也让很多人在想,猪价原来“10元时代”是否就要回来了。就个人来说,猪价回到原来那个“10元时代”,这是必然的,但同时也需要时间。

个人猜测猪价已经在明年上半年应该会回到“10元时代”,这自然也是有原因的。第一点在猪价大涨的时候,其实就有很多养猪户开始大批量的饲养。

9月猪价之所以下跌其中有个原因就是养猪户在这段时间集中出栏生猪,这就证明现在的栏生猪并不缺少,养猪户之间有了竞争压力。

而且今年中央贮备库一直都在加大进口冷冻猪肉的投放,从这两个方面就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猪肉没有那么稀缺了,猪价上涨主要就是稀缺,因此猪价还会持续下跌。

第二点,其实可以发现自从猪价上涨后,人们渐渐已经不买猪肉了,即便是购买也不会买很多,一来价格太贵,二来很多人觉得不值得。

30多块一斤的猪肉,很多人更愿意用这个钱去买牛肉羊肉,即便不买这些,也会用鸡肉鸭肉这些肉类来代替猪肉。这不是证明大家不想吃猪肉,相反人们是想猪肉的。

只不过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在这样的环境下,猪肉也肯定是会下跌的。要想回到以前,需要时间,如果一下子跌回以前的价格,中间会出现大量的损失,这些损失由谁来负责呢,这也不符合市场的规律。

国内生猪价格震荡下跌,你认为它还会持续下降吗

我认为国内生猪价格在5月阴跌不止,6、7月份会迎来上涨。但有一个因素制约后期行情,就是东北钉子户太多!

1.养殖成本居高不下。饲料,仔猪一直在高位,加上全球疫情和贸易战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猛涨,短期内不会下跌。

2.养殖有周期性。现在存栏量较大,相对集中出栏较多,猪价正值波谷期。有波谷就有波峰,加上受非洲猪瘟影响和国内经济大循环带动,之后猪价还要拉起来。

为什么说5月份是坑呢?我关注猪价已经持续好几个月了,过完年的时候,很多人在论坛上发布说生猪5月份劳动节前会涨价。结果很多养猪人从3月份就开压栏惜售,赌5一前涨价,结果大家已经看到了,把标养成大肥猪甚至有的养成500斤的大牛猪。

这样的生猪,猪贩子肯定要压价收购的,像东北地区前些日子,市场上大肥猪每斤9元,还有8元和7元的,没有个统一价,完全看和猪贩子的关系好坏。

养猪人看到行情不好,5月份心态开始绷不住了,抛售情绪加重,但东北部分养猪人认为5月中旬会迎来上涨,就是不卖,继续压栏。

据我所知,按现在的市场价格,二次育肥的养猪人是要亏钱的,每头亏损300-1000元不等。

如果东北钉子户开始出栏大肥猪,堵上5月份的坑,6、7月份可能会迎来上涨。但这只是概率上的事,还要看进口量和消费层面及去产能到什么程度。

个人观点,5月份还将阴跌不止,即使有小范围上涨调整,也是屠企为了刺激养猪人出栏生猪。调整两天就会降下来,对后期影响不大。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下跌,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