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江苏生猪养殖区域,以及水质保护和生猪养殖协调发展的建议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全国生猪养殖政策示范省份有哪几个省
1、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该区域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还要供应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省份。预计养殖总量年均增长1%左右,将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国家将大力扶持。
2、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该区域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国家鼓励龙头企业在这里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力支持,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足京津等大中城市供给。预计年均增长1%-2%,将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
3、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该区域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国家鼓励龙头企业在这里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力支持,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足京津等大中城市供给。预计年均增长1%-2%,将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
水质保护和生猪养殖协调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业加快发展,南方水网地区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生猪养殖与水环境保护矛盾尤为突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生猪养殖绿色发展,农业部日前发布了《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到2024年,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配套比例达到85%以上,生猪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实现生猪养殖污染基本治理和生猪生产基本稳定。

南方水网地区包括珠江三角洲水网区、长江三角洲水网区、长江中游水网区、淮河下游水网区和丹江口库区等五个重点区域,主要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0个省(市)。南方水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也是我国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2024年,南方水网地区133个主产县生猪存栏5562万头,出栏9696万头,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9%和13.2%,外调生猪3700万头,对于保障南方乃至全国猪肉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方水网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集,降水量大,水环境敏感,生猪养殖密度高,粪便产生量大,统筹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的任务尤其艰巨。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滞后,粪便还田利用的通道尚未完全打通,农牧循环发展的机制不完善,粪便综合利用率仅为40%,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成为生猪养殖污染的根本原因。
促进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既是破解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环境约束,稳定猪肉市场供给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选择。《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总体思路。《意见》指出,南方水网地区要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总要求,以转变生猪生产方式为突破口,优化生猪养殖区域布局,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推进种养业生态循环发展,提高生猪粪便综合利用率,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猪养殖业。
为破解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污染难题,促进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意见》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一是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根据水环境保护要求和土地承载能力,科学确定适宜养殖规模,须减则减,宜调则调。二是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深入推进生猪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改进养殖和粪便处理工艺,提升设施装备和管理水平,促进生猪养殖提质增效。三是促进粪便综合利用。加强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集中处理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猪粪便处理,推进种养一体化发展。在综合分析水资源条件、生猪养殖现状基础上,《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重点区域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主要思路和任务。
农业部要求,南方水网地区各级农牧部门要坚持“保供给”和“保生态”两手抓,把粪便综合利用摆在生猪产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增强科技支撑,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宣传引导,做大做强生猪粪便综合利用产业,努力实现生猪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关于"江苏生猪养殖区域"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此话题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力回答您的问题。
标签: 生猪,养殖